顺昌为什么被称为奇田盛达宝地?
因为这座山的大部分景点都和孙悟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顺昌也被称为孙悟空的祖居地。顺昌是齐天大圣信仰文化的发祥地,历来有信仰田童大圣和齐天大圣的民俗。
齐天大圣是海峡两岸人民心目中的重要保护神,受到广大信众的崇拜。福建民间自古就有“山中尊大圣,海中祭妈祖”的习俗。
在顺昌海拔1300多米的保山主峰上,有一座小庙,当地人称之为“双升庙”。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寺的附属文物。寺内有一座古墓,两块石碑并排立着。石碑左侧刻有“齐峰大圣”字样,右侧刻有“田童大圣”字样。
顺昌对齐天大圣的信仰由来已久。自宋元以来,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丰富多彩的齐天大圣民间信仰活动。因此,顺昌被海内外信众尊为“齐天大圣祖地”。
然而,孙悟空并不等同于孙悟空。顺昌的孙悟空信仰是从最初的猴神崇拜演变而来的,早在《西游记》书和孙悟空形象出现之前,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
在顺昌各地,供奉齐天大圣形象的寺庙有白衣书生的形象,有大圣五兄弟的形象,也有猿猴的形象,都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不同。可见,顺昌的齐天大圣形象是多样化的,历史悠久的。
在宝山寺建筑群中,正殿屋脊上有清晰的石刻“元二十三年(1363)”字样,双升寺旁的石梁也刻有“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字样,还有不少宋元时期的墓葬和碑刻。这些历史文物证明了这一点。
双升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齐天大圣寺,比吴承恩的《西游记》至少早200年。可以说是齐天大圣寺的祖源。顺昌的孙悟空信仰很可能对《西游记》全书和孙悟空形象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血管里可能流着顺昌大圣的血。
此外,顺昌还传承着猴王祝寿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七,人们都会举行纪念猴王诞生的活动,包括采集圣火、巡安、过火焰山等。
这一流传至今的民俗,在明代的版《顺昌县志》中有记载:“傅:州朝:神将上天,钞为二十三锭三节。”说明在明代,齐天大圣庙会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