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日本房地产泡沫
美元贬值(大量追加美元)后,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刺激房价上涨。受房价大幅上涨的诱惑,许多日本人开始失去耐心。他们发现炒股票和房地产更快,于是把银行存款拿出来炒。
到了1989,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一个可笑的地步。当时的土地面积相当于日本的加州,其地价总市值相当于整个美国的4倍。到1990,仅东京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的总地价。
一般工薪阶层就算花光了毕生积蓄也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只有亿万富翁和少数大公司的高管才能买得起房子。
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在获利后的撤离,外资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到1993,日本的房地产业彻底崩溃,个人破产,企业倒闭,留下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从后果来看,上世纪90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个泡沫不仅重创了房地产行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受此影响,日本迎来了史上最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15年的萧条和萧条。即使是现在,日本经济也没有完全走出阴影。
人们常常把这次房地产泡沫称为“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把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扩展数据
原因
1,日本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加速。
在日本历史上,1985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日本发生了很多可以影响日本历史,改变日本命运的重大事件。
战后,日本的经济和金融具有强烈的“封闭”和“受控”色彩。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这一进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发布公告《日元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现状与前景》,拉开了日本整体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国际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日美关系将成为“政治大国”的基石。在1985年的“广场会议”和1986年的“卢浮宫会议”中,日本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
3.日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980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在呼吁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日本1985的经济白皮书指出,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日本必须扩大内需来缓和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1985年的日本同时面临三大战略转变:从“管制经济”到“开放经济”;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从“外需型经济”到“内需型经济”。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可能会使宏观政策失去回旋余地。
当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国内政策协调和国际政策协调交织在一起时,权衡、选择和调整宏观政策将变得非常困难,并可能因为不平衡而出现严重失误。
百度百科-日本的泡沫经济
百度百科-房地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