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题目,网上等。,急!!!右图为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在随后的历史事件中,用会徽反映历法。
1.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从1861年(咸丰十年末)到1894年,洋务派在全国各地发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以取官职、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兴产业,增强国力,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戊戌变法年)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通过光绪皇帝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清朝光绪年间(1898)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有:向西方学习,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和教育制度,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仅仅持续了103天的变法最终失败了。因此,戊戌变法也被称为戊戌变法。
3.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化界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场革新运动。1919五四前夕,陈独秀在他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批判传统的纯中国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起源。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场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4.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这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 * *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5.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
6.直接以时间来判断,很明显1917的校徽与1919的五四运动无关。让我想想这个话题。第一个判断必须是d。
7.如果你说答案是A,那么问题的意义显然是集中在校徽所体现的精神上。
会徽,也是一种标准。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艺术体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民国时期的学生把佩戴校徽作为证明身份、规范行为、警惕行为的自觉纪律,并以此为荣。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是中国传统的瓦形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以现代感。“北京大学”两个篆体上下排列。上半部的“北”字是两个背靠背站着的人物,下半部的“大”字是一个站在前面的人物,就像一个人背着两个人,构成了“三人凑成一团”的形象,给人“北大人肩负着开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二字作为形象脊梁,希望北大毕业生成为民族民主进步的脊梁。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五四运动前夕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旗帜,肯定和张扬人的价值、尊严、个性和创造精神的表现。鲁迅的设计诠释了北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成就了现代标志史上的经典之作。鲁迅带着对北大的期望和改造旧社会的热切期待设计了北大的校徽,体现了五四前夕的时代潮流。
1925年,北大建校27年,鲁迅写了一篇短文《我的北大观》,发表在1925+02的《北大学生会周刊》创刊号上,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北大的态度:“北大永远是新改良运动的先驱,要使中国越来越好。虽然我被人背后捅了一刀,背负了很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一年一年地变了一点,但向上的精神还是一以贯之,不一定放松。”“北大经常和黑暗势力斗争,哪怕只是自己。”并且坚信“北大还活着,还在成长。任何活着并在成长的人总是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鲁迅关于北大的这段话,几乎可以看作是对北大校徽的一个文本注解。
由此看来,洋务运动并不主张变法,只是强调向洋人学习的好处。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这显然与鲁迅改造旧社会的热切期望相悖。这个问题不难,但是选A还是挺对的!这个话题真的很有意义。
谢谢你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