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化妆用的口红叫什么?

胭脂

中国古代口红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美女记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楚辞》曰:“白而黑,香唇。”它表明古代妇女用戴装饰眉毛,用芳香明亮的颜料美化嘴唇。

在中国古代,口红也叫胭脂。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爱吃姑娘嘴上的胭脂,其实指的就是口红。“胭脂”在文言文中也可以写成“(月燕)枝”、“燕枝”等。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320年就有了口红和胭脂的使用。据《中国古今笔记》记载,胭脂“始于口,凝成(月颜)枝,红蓝衣汁。”;韩非子《学记》:“所以,我们涂毛茛面之美,并不好,而用脂、粉,则好一倍”。汉代有“妆点”、“粉妆”、“化妆”等一些专门术语。

这里的“胖”和“点”其实指的是口红。

唐代的口红妆开始向塑造和美化形象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口红妆的艺术性。唐玄宗的女儿永乐公主亲手制作了各种化妆品,还专门开辟了一个花园,种植各种香料和香花。其中制作胭脂和口红的植物只有二三十种。说明我国唐代制作口红的技术已经趋于完善和多样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口红为代表的化妆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大家都在用,并且持续使用很长时间。从化妆品的起源可以看出,美容修饰是人类的本能欲望,是文化发展的象征。不仅女人,小孩,男人也用化妆品。使用口红的人群年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可以说口红的社会文化意义越来越重要。

口红,不仅伴随着女性的历史,也逐渐走进了全人类的历史。因为无论男女老幼都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嘴唇。口红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人们追求健康和美丽的需求。

任何科技发展的过程,和人类认知的过程一样,必然会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回到简单”的漫长回归周期。成熟的最终标志是理性与直觉的结合,科技与艺术的统一,达到和谐、凝练、随机的境界。世界口红的文化发展史也是如此。下面会详细介绍。

口红在中国的历史痕迹;

(1)中国的产品用红色装饰。

腮红和口红,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开始都没有严格区分,所以在中国,汉代以前,女性的红妆多用于妆面和画唇。

①沃丹、苏木、紫匡

红色作为装饰色始于穴居人时代。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的遗迹中发现了各种被赤铁矿粉染成红色的石头、骨头和贝类装饰品。后来彩陶文化中的红黑内容极其丰富,发展到染布。到了商周时期,红色染料已经发展到源(浅绛)、(红)、熏(浅红)、朱红(深红)、挑(蓝红)等多种颜色,获得了红色颜料的范围。玫瑰等等。

朱砂,又名丹,作“舞”。《诗经·秦风·中南》中有“燕如舞”一句,在《高篇》中也有“他如执锁”一句。韩留熙在《名解》中进一步说:“唇脂为丹。可见朱砂妆和唇部功能。从《诗经》中最早出现朱砂,到《名释》中对朱砂的定义,再考虑到近年来考古学家在江苏海州、湖南长沙汉墓中出土的漆器中的油性朱砂膏,以及北魏贾思勰在《齐姚敏书》中对朱砂唇脂制作方法的介绍,可以推断,朱砂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女性饰品的主要原料之一。根据考占的报告,这些朱砂药膏虽然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年,但出土时仍然是红色的。据《齐姚敏书》记载,朱砂膏的制作方法是将牛油或木髓、丁香、藿香酒、青油等油性原料混合熬制,加入研细的朱砂粉凝结成红色油脂,可用于装饰。

除了朱砂,还有一种奇特的“紫矿”,被古人用作制作胭脂的材料。这种紫矿其实是非矿物,性质相当珊瑚状。阿明李时珍说:“紫矿起于南方,细虫为蚁虱之枝...今吴人用胭脂。”紫色矿石是由紫胶虫(一种蚂蚁虱子)的分泌物组成的。这种昆虫生于树上,分泌物呈紫红色,树脂状,非常漂亮,可用作着色剂。产于中国云南、西藏、台湾省等地。在古代,它和象牙、乳香一起被列入贡品,所以在民间并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