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历史纪录片
以下是这十部剧的介绍:
1,《走向共和国》
从清末慈禧太后回到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的30年间的中国近代史,包括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后的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历史事件 展现了中国各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结束清朝统治,走向民国的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
点评:《走向共和》的好处在于,它第一次从大众的阅读和欣赏角度,将李鸿章置于一个更加客观公正的视角。以前只有历史学家才会站在公正的角度认识他,一般人对他的印象都是负面的。《走向共和国》还原了历史的真实状态,没有高举一个好人,也没有贬低一个坏人。
2.觉醒的时代
电视剧《觉醒时代》,从1915年《青年》杂志的出版,到1921年《中国新青年》的出版,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成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时代的社会风俗和各种生活。
点评:这部剧虽然讲的是文化史,但也重点讲述了一些与新文化运动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二十一条、张勋复辟、十月革命、一战结束、五四运动等。这些事件或是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或是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启发。从前25集来看,这个思路非常清晰,可以用于历史教学。
3.“人间正道是沧桑”
该剧讲述了杨家三兄妹分别在中国和中国加入国民党的故事。因为政治信仰的不同,他们从兄弟情变成了水火不容,最终彼此分离。剧中人物都是虚构的,历史事件有黄埔学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
点评: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一般革命历史题材的形式展现重大革命历史,以一般人物和故事演绎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观众可以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领袖的影子和一些重要的革命历史事件。影片中的屈恩这个人物,是中国早期历史上集杰出领袖和杰出成员于一身的艺术典范。
4.“我们的法国岁月”
该剧以20世纪初留法勤工俭学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蔡和森等社会主义革命先驱和伟人在法国奋力救国,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故事。
点评:该剧导演康最擅长的就是把充满说教意味的剧变成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励志故事,让它充满感染力。留法勤工俭学的故事,从选材和风格上都有所期待。异国情调和迷人的人,让“信”字无敌。
5.“只是同学和少年”
该剧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学习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以毛泽东、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陶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的学习生活和爱情故事。
点评:小说《正义同学》通过独特的视角、凝重的思想内涵和高品位的叙事手法,诠释了伟人高尚的人生品格,一改以往保守、刻板、严肃、充满说教的形象。以更时尚的文字、更清新的风格、更开放的姿态拍摄,在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构思和风格上实现了突破和超越。
6.长征
该剧展现了中国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逆境中的战略转移,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生动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才华,弘扬了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点评:长征以严格的历史真实展现了这一段由人民用生命、鲜血、意志和智慧书写的历史篇章。它彰显了中国人民彻底实事求是、化败为胜、创造历史奇迹的精神品格。
7.外交风暴
从新中国诞生开始,在世界局势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外交生涯中的故事有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周总理访问非洲、恢复联合国席位等。
评论:用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串联起新中国从1949到1976的整个外交历程;风格宏大厚重,把新中国的外交工作自始至终艺术地呈现在整个国际形势中。
8.《海棠依旧》
该剧根据周秉德的《我的叔叔周恩来》一书改编,讲述了周总理从新中国成立到周总理逝世的工作和生活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周总理以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己任、为国效力、为人民服务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点评:《海棠》仍然不同于以往的编年体叙事风格和传统的领导人传记。该剧不以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功绩为主要视点来架构故事,而是以西花厅为叙事的起点和连接点,针对周恩来总理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澜,围绕刻画周恩来的性格设置戏剧冲突,在层层推进的情感波澜中揭示周恩来在事关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
9.跨过鸭绿江
该剧讲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黄继光、邱、杨根思等为代表的志愿军在朝鲜浴血奋战的故事。
点评:《过鸭绿江》第一次以全景式、史诗式的方式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热情讴歌了英雄儿女,弘扬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贫穷浪费的情况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辉历史。
10,伟大的转折点
该剧讲述了毛泽东等革命先父在红军长征途中从通道调兵后,以高度的灵活性和战术性,指挥中央红军东西驰骋、南北往返,最终粉碎了数十次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使红军获得新生。
评论:《大转折》严谨准确地还原了长征的细节。在剧中,观众看到的是那段历史和那些人物在银幕上栩栩如生地再现。虽然人物被扮演,场景被拍摄或搭建,但不可否认,这是观众为了抵抗遗忘,铭记历史的一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