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问题,伦敦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生什么城市效应?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是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启动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真正城市化的国家。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工业革命后,其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5%。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如下。

(1)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居欧洲第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满足了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的生活需求。农业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520年的80%下降到1801年的50%。但农业生产率提高了60%-100%。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大型农场的建立,英国可以用较少的农业人口养活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从而为城市化的顺利进行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2)工业革命推动了小城镇向大城市的快速发展。英国的棉纺织部门最早采用机械进行生产,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促进了城镇和城市的不断扩大,并迅速发展成为大都市。比如格拉斯哥,18年底还是一个小镇,但到了1831,已经是一个20多万人的大型工业城市。与此同时,工厂迅速发展,从1777建立的第一家工厂到1835,全国共有1262家棉纺织厂。工厂的大量建立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有力地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例如,曼彻斯特的居民人数从1801年的75000人增加到1871年的351,000人,成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典型。

(3)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城市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前,英国以农业为主;工业革命后,二、三产业比重迅速提高。根据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西蒙尼·库兹涅茨的统计,在18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32%、23%和45%,但在1841年变成了22%、34%和44%。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城市的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使城市逐渐拥有充足的能源、必要的生产资料、产品销售市场和基本的服务设施。这些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4)交通革命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工业革命导致了以运河、汽船、高速公路和铁路为标志的“运输革命”。铁路建设方面,英国议会批准在1836新建25条铁路,总里程约1600公里。到1855,铁路总里程达到12960公里,内陆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在运河开凿方面,自1761年第一条从沃斯利到曼彻斯特的运河开凿以来,到1842年,英国已经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和伯明翰成为著名的运河枢纽;保罗·曼图评论说:“在几乎不到30年的时间里,整个大不列颠的土地都开通了四通八达的空中航线。”交通的发展极大地加强了英国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业、贸易、工业和服务业于一体的城市或城镇。

(5)工业革命推动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首先,工业革命带来了英国人口再生产的根本变化。由于医疗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口迅速增加,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主体和劳动力。从1750年到1850年的100年间,英国人口从750万猛增至2100万。人口的增加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其次,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农村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的重心;然而,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城市,与此同时,城市的新生活方式和新思想也在向农村渗透。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农民逐渐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涌入城市,为加快城市化进程补充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伯明翰的人口从1801的73000人增加到1844的20万人,仅伦敦的人口在1848就达到了250万。

从全国来看,到19年的50年代,英国的城市化已经基本实现,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率为51%。1861年,英国城市化率为62.3%。此后,英国城市化率在1921年为77.2%,在1998年激增至89%,而当时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仅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