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古城的历史发展

据史料记载,该城在汉代是盐官的驻地,“芜湖城”是三国时作为盐都基地而建的。东晋咸和六年(331),这里建东宫郡、保安郡,明清建新安郡。这座城市是江海交通枢纽和海防军事重镇。今天看到的南投城,就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广州千户崔豪修建的“东关守千户城”。新安县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是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自晋代以来,香港、澳门、珠海、中山、东莞等地长期归南投古城管辖。1840鸦片事件后,香港与新安县隔绝,新安人民在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源流

南投古城大事记

1,东晋咸和帝六年(331年)。

划定南海县东部和南部,设立东莞县,辖宝安(含深圳、香港、东莞、番禺南部、中山、珠海、澳门)、兴宁(兴宁)、海丰(海丰)、安怀(东莞)、海安(惠丰)、新乐(惠州)六县。

2.南朝(479-502)

东关县迁至安怀县(今东莞),保安县在东晋(今南投)继续使用保安县。

3.隋开帝九年(589年)

弃东关郡,复南海郡。宝安县(包括今天的东莞、珠海、香港、澳门)属南海县管辖,东晋时县政仍设在宝安县(今南投)。

4.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设置屯镇,屯镇位于今南投古城。

5.唐之德二年(757)

延续了426年的宝安县更名为东莞县,并将东莞县的行政区划由南投迁至东莞市。原宝安县也由行政中心转变为海上交通门户和军事要塞。

6.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

在南投地区设置东关,镇守千户城(今南投古城)。

7.明朝万历元年(1573)

东关县有私户7608户,男女33971,官、民、灶、僧的田地、池塘2911多处。设立新安郡(现属深港两地管辖),意为“革故鼎新,转危为安”。县政府设在今天的古城南投。

8.清顺治、康熙年间。

清政府为了防抗清兵郑成功,下令东南沿海封海(不准出海),移至边界(边界墙内移,深圳地区两次移80里)。新安县被撤销,大部分地区被疏散,北部山区只剩下2172户。除了城墙,南投古城的房子都拆了,建筑材料用来建界墙。

9.清康熙八年(1669)

清政府在广东巡抚王来仁的一再邀请下,恢复新安县,统治今天的南投古城。

10,1949 10个月

宝安县解放后,宝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在南头古城。

现在,新安旧城改造工程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修复了新安旧城牌楼、南城门、县衙、新安监狱、海防署、东关会馆、关帝庙、文天祥庙、鸦片烟馆、官厅、聚秀楼、伊利亚典当行、淘米公银行等十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