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有哪些著名景点?

城市历史

离石位于吕梁山中段西部,省内中部西部,吕梁地区中部。作为三晋西部重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几经变迁。春秋属于晋国,战国属于赵国的李师义。离石县位于西汉。自东汉永和以来,西河郡迁至离石,一直为郡驻地。到了灵帝末期,因为战争,所有的郡县都被废除了。三国魏黄三年(222),复置郡。匈奴贵族刘渊据郡起兵后,郡被废。北朝时,后燕设离石护兵,北魏明帝设离石镇。昌化县于北齐天宝三年(552年)建立,北周建德六年改隶市。唐、宋、元、明均属石州,明初离石县并入石州。隆庆时期,年号李春芳,用石狮和谐音改名永宁郡。民国元年改称离石县,三年改称离石。1941脱离董贤县,1946与离石合并,1954与方山县合并,1959与中阳县合并。1971年后为吕梁府所在地。1996年撤县建离石城。现在是吕梁行署所在地。离石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种关系,其下属的县名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比如,唐朝时,它统领离石、平邑、临泉、鼎湖、方山四县:宋朝时,它统领离石、平邑、方山四县。还有前面提到的知府改名的事情,可见其重要性。

城市坐标怀念老街

从石城,旧貌换新颜。高耸的高楼,宽敞的马路,热闹的步行街,悠闲漫步的人群,都弥漫着城市的气息。城市建设用新的宽的代替了旧的窄的。当老街老屋一夜之间被推土机淹没,没几天就被宽敞的马路取代,我们偶尔想起曾经陪伴我们的老街,不禁感慨这个世界的变迁。

从石舟楼到市内小学的解放路,我走了六年,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这条老街印着我快乐的童年。对我来说,记忆中的老街充满了诱惑。

最喜欢放学后的时光,可以在老街上闲逛,和好伙伴穿梭在不同的摊位。

我记得有个老头,瘦瘦的,留着胡子,在离学校门口100米左右的地方卖爆米花,要一毛钱一小杯。只要有小钞,我总会去那里逛逛;还有为什么他的罩杯不是一次比一次大?毕竟有小额账单的日子不多。这位大叔虽然给的不多,但心地善良,比离他不远的老太太好多了。说到那个老太太,我们都叫她“黑老婆”,因为她黑得不得了,凶得要命。而她卖的食物,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只记得是又黑又稠的。每次走进一个比她的脸稍微亮一点的房间,我的后背就开始发冷,我会忍不住把那个房间和童话里巫师待的地方联系起来。总有很多小朋友来吃她卖的菜,但我每次去都是和同伴一起买,自己从来不要;我几乎说不出话,因为我看着她的脸。

再往前走到路口的拐角处,有一个卖烧饼的中年人,个头不高,身材瘦削,总是很忙。三毛钱的烧饼当时也不便宜,我只是偶尔吃吃。蛋糕中间很薄,所以吃起来香脆可口。加上烤的恰到好处的芝麻,闻着就馋涎欲滴。现在已经很少看到卖烧饼的了。我记得我为了这三毛钱的烧饼,从父母口袋里偷钱被抓,我哭得像受了委屈一样。

我还记得在那条街上经常遇到城里幼儿园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我记不清她姓什么了,但她那一头自然卷曲的白发,最友善的笑容,最慈祥的面容,微微驼背的样子,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每次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都会有很多小朋友跟她打招呼。虽然她没有教我,但是每次看到她跟别的小朋友亲切的说话,我都好羡慕,后来我就假装是她带的学生,温柔的跟她打招呼,希望她对我微笑点头,就满足了。现在她可能已经过世了,就像这条老街只在我的记忆里,但这种印象似乎已经生根发芽,尽管时光流逝,却依然清晰。

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了16年,因为种种原因,我很少再去老街了;偶尔回去,发现童年的老街只在记忆里。新建筑,新街道,新广场,新面貌。16,老街变了,我也变了,有些是我不曾想到的。但是记忆中的老街是不会变的,还是那么温暖,会永远珍藏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