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历史文化构成
1990年,惠州市出土了一窝近30枚恐龙蛋。这已经证明,7000万年前,这里已经是陆地沼泽了。也说明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不仅如此,“徽州”这个名字由来已久。公元前214年,即秦始王三十三年,徽州有博罗县。到隋开帝11,岭南有两任总督,广州和(徽州)。在唐代,粤东只有潮汐和周期。公元前917年,即五代南汉干、恒源之时,又成为周振郡。最后,在天喜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020年,他为了逃避太子的避讳,将“贞”改为“惠”。之后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
徽州在隋唐时期就是“粤东重镇”,1400多年来一直是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我为拥有这个家乡而骄傲!
徽州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名臣、学者、文学家的聚集地。从晋代到清代,影响徽州的历史人物有480多位。其中有葛洪、牛桑如、李商隐、陈耀祚、陈伟、苏轼、唐庚、刘、、、杨万里、刘克庄、、刘正、文天祥、朱云明、梁定芬、陈公仪、易炳寿、宋湘等。,都有些名气。他们有的作诗作文,有的创办书院,或修筑堤坝、道路、水利工程,为徽州文化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公元前1094年,苏东波被贬为远军副使,安置在徽州。苏东坡虽然没有实权,但还是跑上跑下,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游遍了惠州,身上泛着伤痕。他用华丽的文字点亮了徽州的灵魂。这种亲民、勤于实践的思想成为大家的诗词书画艺术乃至饮食,在徽州影响深远。
仁都乐山,智者乐水。
惠州西湖将独特的岭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东坡纪念馆坐落在西湖孤山上。在博物馆前,有一座东坡雕像,有100多件关于苏东坡的历史文物供游客欣赏。它有“孤山”的美誉。博物馆旁边是东坡妃子朝云墓。
东坡纪念馆由三部分组成:庭院二层展厅,东坡石院。一楼陈列着苏东坡的家谱、年表、传记,反映了他两次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政绩和在杭州的文学成就。二楼展出苏东坡的诗文作品、书画复制品以及以他为主题的当代书画作品。整个展厅集书画、楹联、塑像于一体,古筝弹唱。后院的东坡艺苑里,陈列着苏东坡书画的拓片、复制品和诗画,供游人参观购买。
其实徽州在苏东坡身上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在杭州西湖初遇朝云,写下“淡妆总相宜”的名句。20多年后,朝云在惠州病逝,他闪现出“日日黄昏思再三”的哀思,永远留在惠州西湖刘茹亭的对联上。惠州西湖饮
他与杭州西湖齐名,惠州的历史文化也因他的奇特命运而平添了一份悲凉独特的气质。
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向世人展示了岭南从古至今的辉煌与辉煌,见证了岭南文化和东江流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是从大的,文化是世界的。徽州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应取其精华,兼收并蓄,和谐发展。我们既要继承岭南文化,又要不断创新,创造新一代的徽州文化。不辜负苏轼当年住徽州时写的“罗浮山春四时,陆菊杨梅新。一天300颗荔枝,我毫不犹豫的长大做一个岭南人。他对岭南的热爱,他对岭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热爱、赞美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