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用!你有关于尼罗河和阿斯旺大坝的信息吗?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以南,在非洲东部的高原上,蜿蜒浩浩荡荡,从南向北奔流。尼罗河贯穿非洲东北部,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最后流入地中海。全长674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流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非洲大陆的1/10。
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发源于热带中非山区2621米,被称为白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巨大湖泊,穿过乌干达的丛林,经苏丹北上。尼罗河的另一个源头在海拔2000米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它叫做蓝色尼罗河。蓝色尼罗河有680公里长。它穿过塔纳湖,然后急转弯,形成一股水流。这是非洲第二大瀑布——蒂塞特瀑布。咆哮的青尼罗河冲入苏丹平原,与平静的白尼罗河相遇,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尼罗河。
早在6000多年前,埃及人的祖先就在尼罗河两岸繁衍生息。埃及有谚语,如“埃及是尼罗河,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尼罗河的确是埃及人民的生命之源。它为沿海人民积累了大量财富,创造了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70多座金字塔,就像一部洋洋洒洒的“历史书”,蕴含着人类文明的奥秘。6700多公里的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创造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尼罗河贯穿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穿过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的九分之一,全长6650公里,年平均流量3100立方米每秒,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尼罗河,尼罗河,长于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
尼罗河有很长一段流经沙漠,在那里河水量只流失不补充。因为河流的上游源头是热带多雨地区,这里流量巨大,虽然由于蒸发和渗漏,大量的径流沿着沙漠流失,但尼罗河仍然可以维持一条长流的河流。像尼罗河这样不是由当地径流形成,而只是简单地流过的河流,叫做客河。当地的气候条件对这些“客河”的形成没有正面影响,只有负面影响。
左图经纬度交点附近是开罗。
最低的尼罗河分成许多支流,流入地中海,所有支流都在三角洲平原上流动。三角洲面积约240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流运河纵横交错。它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尼罗河上游是卡盖拉河,发源于东非高原的布隆迪,下游流入维多利亚湖。该湖通过欧文瀑布流入基奥哈湖,出湖后称为维多利亚尼罗河,再通过卡巴雷加瀑布流入阿博特湖。这个湖从北端流出,名叫阿博特尼罗河。自尼木勒起,它就被命名为白尼罗河。白尼罗河沿着东非高原的边坡向北流淌,山谷幽深狭窄,有许多陡峭的海滩和瀑布。从博尔向北,白尼罗河流入浅沼泽盆地,水流缓慢,河中生长大量以纸莎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白尼罗河流出盆地后向北,先后与索巴特河、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汇合,下方无支流。白尼罗河两岸平坦,偶尔露出基岩。白尼罗河和蓝尼罗河交汇处周围是吉兹拉平原。汇合点以下的河流叫做尼罗河。尼罗河流经喀土穆北部的沉积岩区。这个山谷是一个底部平坦的浅峡谷。瓦迪哈勒法附近的山谷只有201米宽,所以从这里到阿斯旺的山谷很窄。在阿斯旺下方,山谷变宽,在Naja hammadi延伸至约16km。河流靠近东海岸,河谷平原多在河西。卡西木和阿斯旺之间有6个瀑布,都是构成山谷东侧高原向西延伸进入山谷的基底结晶岩造成的。两岸的谷壁不对称,东墙高陡,西墙低缓。
白尼罗河发源于多雨的赤道地区,水量丰富而稳定。但流出高原进入盆地后,由于地形极其平坦,水流极其缓慢,水中的植物也延缓了水流的前进,在低纬度的干燥地区,在阳光的照射下强烈蒸发,从而浪费了巨量的水,能流向下游的水非常少。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交汇处的年平均流量为890立方米每秒,约为青尼罗河的一半。尼罗河下游的水主要来自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其中青尼罗河最为重要。白尼罗河支流索巴特河5月开始涨水,最高水位出现在6月5438+065438+10月。此时索巴特河水位高于白尼罗河,有助于后者倒灌,从而增强了白尼罗河上游的水分蒸发。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塔纳湖,上游位于热带山区多雨地区,水资源丰富。由于降水季节性强,河流流量年内变化较大。春季水量有限,6月份开始上升,之后迅速持续上升,9月初达到高峰。在此期间,它还会使白尼罗河倒流。水位从6月11降到2月1,之后就是枯水期。枯水期最小流量不到100立方米每秒,约为汛期最大流量的六十分之一。阿特巴拉河也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其位置偏北,降雨较为集中,其排水面积较小,所以流量变化较大。冬天,河床变成了一系列的小湖。
尼罗河干流的洪水于6月到达喀土穆,并于9月达到最高水位。最大洪峰出现在5438年6月+10月的开罗。尼罗河总水量的60%来自青尼罗河,32%来自白尼罗河,8%来自阿特巴拉河。洪水期间,青尼罗河占68%,阿特巴拉河占22%,白尼罗河占10%。旱季白尼罗河占83%,青尼罗河占17%。
尼罗河流域分为七个区域:东非湖泊高原、山区河流区域、白尼罗河区域、青尼罗河区域、阿特巴拉河区域、喀土穆以北的尼罗河区域和尼罗河三角洲。1862年7月28日,英国探险家约翰·亨宁·斯皮克在维多利亚湖发现了尼罗河的“源头”。当时计算出这条河的总长度是5588公里。后来发现最远的源头是东非湖区卡盖拉河的发源地。北河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面流入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尼罗河的干流发源于这个湖,它被称为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经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被称为艾伯特尼罗河。当它汇入索巴特河时,它被称为白尼罗河。另一条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中部高地,在苏丹喀土穆与白尼罗河汇合,然后在达姆迈耶以北接受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称为尼罗河。尼罗河就这样向西北蜿蜒呈S形,流经三个瀑布后流入纳赛尔水库。离开水库,经埃及首都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河流分成几条支流,最终流入地中海东端。
左边是尼罗河的卫星图像。左上方绿色扇形部分是尼罗河三角洲,中间长长的深蓝色部分是红海,红海左侧蜿蜒的线条是尼罗河。图中河流中上部有一个不规则的宽断面,是纳赛尔水库,著名的阿斯旺大坝就在这里。
尼罗河的特点是经常泛滥。在苏丹北部,通常在5月份开始上升,8月份达到最高水平。之后水位逐渐下降,从1到5月水位较低。虽然洪水定期发生,但水量和涨潮时间变化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它们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尼罗河80%以上的水量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其余来自东非高原湖泊。洪水来的时候会淹没两边的农田,洪水退去的时候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如何掌握洪水规律,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长期以来,尼罗河流域到处都是棉田和芬芳的稻花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之间,蜿蜒的尼罗河就像一条绿色的走廊,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是一组尼罗河在洪水季节前后的卫星图像。2000年4月和8月以及2001年5月和8月。这幅图清楚地显示出在洪水季节河道变宽了。
点击右边的图片可以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图片。
该模型展示了尼罗河洪水灾区的作物生长和洪水更替过程。
尼罗河流域几乎没有真正的赤道气候。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信风的影响,这也是流域大范围干旱的原因。尼罗河干流从克什米尔到阿斯旺穿过沙漠,使得两岸有狭长的植被带。在土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河水耕种靠近河岸的土地。从阿斯旺到开罗,河岸是肥沃的冲积土壤形成的泛滥平原,宽度逐渐增大到约19公里。这个地区是靠灌溉种植的。“尼罗河赋予两岸的土地以生命:只有尼罗河泛滥之后,才有食物和生命。每个人都靠它生存。”这是镌刻在尼罗河沿岸岩石上的赞美之词。尼罗河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重要水路,也是人们游览的好地方。尼罗河里有很多鱼,包括罗非鱼和尼罗鱼。还有鳄鱼、甲鱼、巨蜥、蛇。
古埃及人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阳历。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已经把一年定为365天,因为埃及人发现,每当天狼星在日出前出现,尼罗河就开始泛滥,埃及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们把一年分为三个季节,即洪水季节、播种季节和收获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