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也有《碟中谍》,西晋八王之乱,都是顶尖高手,高级间谍。
说到西晋,你可能马上会想到一个标签:乱。如果不是西晋,也许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不会朝着“五乱”的方向发展。
当然,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西晋带来的混乱实际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但从时代的角度来看,西晋确实给中国历史带来了苦难。这一切的导火索其实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绝对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表演。你唱完之后,我会上台。每个主角都是顶级演员,堪称资深间谍的精湛演技。
成功人士除了炫耀自己的成就,最喜欢做什么?当然是总结失败者的经验。
西晋统治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司马燕建立金朝后,司马燕不仅直接在“功劳簿”上享受着奢靡的生活,还在想:曹魏为什么完蛋了?
最后,司马燕体会到,没有帮助,他的三代祖先可以一步一步地成功篡夺权力。
帮手从哪里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怎么能随便相信外人?
最后,总结经验的司马燕决定开历史倒车,直接回到分封制。
可能有人会问,你倒车就倒车。在刘邦实行郡县并行制之前,以及之后,朱元璋也喜欢四面八方保卫中央。为什么西晋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
汉朝也有七国之乱,明朝也有荆南之战,但最后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了。西晋从一开始就烂到了根。这封信封住了所有人的贪婪。
关于这八位王子的关系,这里就不多做梳理了。看上图就清楚了。
西晋的问题不在于这些诸侯的分封,关键问题在于这些诸侯权力太大。
比如河间王司马懿,是天将军,镇守关中;长沙有王司马瓦,还有东海王司马岳,都在朝廷任职,说明他们在中央政府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的。
这一次,问题大了。我们说唐朝割据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太大,地方行政权、财权、司法权、任免权都被一个人垄断了。
西晋这些诸侯的权力,远高于我们晚唐的使臣。首先,作为皇室成员,他们的地位非同一般,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
其次,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在地方一级,而且在中央一级垄断权力。
这样,怎么能不乱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自然灾害。当然,我们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天灾”并不是指蝗灾、地震等天灾,而是指司马燕在子女身上的不幸。
不知道是基因问题还是运气不好。司马燕的长子司马圭死得早,在古代应该是早亡。虽然很可悲,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尤其是在皇族,更不是什么问题。
结果,司马燕遇到了这个倒霉的问题。大儿子死的早,留下一堆太小的儿子。有一个学龄儿童——著名的晋惠帝司马忠。
司马燕最后无奈选择了自己的傻儿子当储君,司马忠最后自然成了皇帝,也就是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
天灾是不行的,还有人祸。这场人为的灾难实际上是司马燕自己造成的。
首先,司马燕选择太子妃的眼光实在是太差了:他选择了一个野心勃勃又冷酷无情的主儿:贾南风。如果是其他时候,太子妃就错了。但在司马忠那里,如果没有选到太子妃,就意味着司马忠将成为傀儡。
其次,司马燕的末代大臣顾铭也是受了非人的委托——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军。
就这样,八大天王的第一个主角出现了。司马亮和杨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懦弱。
这是个大问题。
随着晋武帝司马燕的去世,一场大戏开始了。
第一个问题出在杨君身上,一直想着独揽大权的杨军必须牢牢抓住机会:篡改遗诏,划掉原本是侍郎的司马亮的名字,自己独揽大权。司马亮别无选择,只能逃离北京,前往许昌。
但问题是,如果你没有金刚钻,就不要做瓷器。显然,杨军犯了这个错误。
杨军独揽大权,最不高兴的人是前任太子妃,现在的皇后——贾南风。毕竟遇到傻子老公和皇帝绝对是难得的机会。
贾南风派人暗中联系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懿,让他们带兵进京。
最后的结局很简单。楚王司马懿进京,贾南风借皇帝之口写了一封信,杨军造反,楚王司马懿领兵杀了他,杨军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死了。
有人可能会问,杨军独揽京师大权,掌管京师一切,怎么就这么容易被司马威干掉了呢?
史书上只有这样的记载:因为杨军一直惧怕司马懿,所以没有阻止司马懿入京。
真的很混乱。
随后,司马亮和老将大臣魏官成为朝中独揽大权的大臣。
可能有人会问,司马威呢?作为你们“军观众”的核心人物,司马威能坐视煮熟的鸭子飞起来吗?刚刚升任魏将军兼北军统帅。
司马亮没想那么多。他认为司马懿和贾南风是来帮自己的,所以他自然坐上了权力的宝座。
于是,贾南风和司马懿对司马亮玩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司马亮杀死杨军的同年六月,贾皇后指控司马亮谋反,命司马懿率军奇袭,斩杀司马亮。
看似贾南风深谙一个历史人物的人生哲学——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显然贾南风已经学会了走火入魔。她只知道以皇帝的名义杀人,却不知道以皇帝的名义掌控大局。
这种本质上的区别最终决定了这个野心勃勃的女王最终走向灭亡。
但是,贾南风在灭亡之前,得到了一个疯癫的资格。
史书和司马威开了个小玩笑。在司马懿领人杀了司马亮的第二天,贾南风给司马懿定性了他杀司马亮的原因:焦昭。
不管是杨军还是司马亮,虽然最后都死了,但至少他们还在掌权,他们的乐趣太多了。
但是,司马威是个倒霉的孩子。昨天,他是拿刀杀人的。今天,他是一把杀人的刀。
司马威被处决后,贾南风终于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权力,她扫除了司马燕留下的大臣顾铭和司马家族的皇族成员。
从此,八王之乱的序幕才刚刚拉开,已经有两名皇族成员死亡。“混沌”果然名不虚传。
贾南风独揽大权后,地位相对稳定。如果不出意外,贾南风至少是吕后级别的人物。
但贾南风有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贾皇后虽然残忍,但政治手腕不够强硬,树敌太多,对付不干净。
其次,贾南风没有亲生儿子,太子成了贾皇后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她那个傻皇帝老公死了,贾皇后就升为贾皇后了,真的是假太后,没什么权力。
于是废太子成了贾南风掌权后的第一要务。
这是和太傅太子、赵王司马伦的矛盾。
原来赵王司马伦一直保持着巴结贾皇后的态度。聪明的太子司马伦在得知贾皇后要杀太子的消息后,开始大盘算:照现在的情况,如果继续巴结贾皇后,在贾皇后眼里也是个不入流的角色。
反过来说,保护太子,杀了贾皇后呢?首先,风险很大。其次,即使成功了,也是很大的政绩,但不足以帮助司马伦成为主事大臣。
于是司马伦最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皇后先杀太子,再以杀太子的罪名反击,这样既可以降低政变风险,又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贾南风和太子,让昏君可以据为己有。
于是贾南风杀了太子之后,司马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贾南风没想到,一直骑在他身后的皇室成员,最终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八王之乱中第三个上台的人司马伦,其实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无能。这也给了其他俘虏抽一瓢的机会。如果你能清你这边,我为什么不能?
许昌的齐王司马棠,与长安的河间王司马懿,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联手攻打司马伦。司马伦率部抵抗,失利,被赐死罪。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伦的金片酒也是司马伦用来给贾皇后送死的工具,这是历史给司马伦开的一个小玩笑。
河间王司马懿和齐王司马颖联手铲除司马伦,当然会开始分赃。皇权、国家、世界在这一刻都成了被俘虏瓜分的金库。
司马棠接替了掌管国家大事的傅的职位。司马昱和司马颖两位国王被封爵,向他们的士兵进贡。
然而很明显,司马唐只擅长一件事:声色犬马,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看到司马棠的无能,司马昱很不高兴:当年我和你一起干了大事,现在却只有你一个人高兴。那不行!
司马昱与当时在洛阳的王司马、长沙联手,攻入长安,控制皇宫,斩杀司马懿。
朝廷的权力落入王司马手中。
结果河间王司马懿和成都王司马颖又不甘心了。两人一起连续两次成为农民工,第一次努力做大事。结果司马通独揽大权;第二次,我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大干一场。因此,我在长沙为王司马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比较精通业务:河间王司马懿和成都王司马颖再次联手。这一次的目标是长沙王司马,但这一次不是很顺利,双方一度僵持不下。
此时,八王之末的司马越自然“挺身而出”,与一些朝廷将领勾结。双方僵持不下之际,攻打司马懿,用火把司马懿烧死。
此后进入“决赛”的只有东海王司马越、河间王司马懿和成都王司马颖。
说到这里,大家的头脑可能更清楚了,然后又会发生一件事:只剩下三个俘虏了,继续合并!
东海王司马越对成都王司马颖的独裁统治非常不满,于是集结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八+万士兵,率领金晖迪攻打邺城对抗司马颖。
事实证明,司马颖搞了那么多军事政变,他是“精于商业”的。一战之后,司马越大败,皇帝被俘。司马越一路逃到了下邳。
俗话说,司马越战败的消息刚刚传出。其弟马腾、王军,并州日司刺史,杀司马颖幽州刺史、绩。于是司马颖出兵攻打司马腾。司马腾、王军联合乌丸、朱杰等兵力攻打司马颖。
司马颖战败,连夜逃往洛阳。
洛阳在张放的掌控之下,他有一个身份:司马昱的部将。
这回好了,这一跑,跑进了狼窝。
司马懿废除了司马颖的皇弟地位,要求司马颖离开,回到封地。司马昱自己选官。、
司马越此时就没那么高兴了。早前被击败的司马越,四处集结兵力,以“张移战车,天下愤懑,欲逢迎之手,复旧都洛阳”为名,大打出手。
后来在与司马越的对抗中,司马懿一次次失利,一次次退却,只好退出权力中心,把皇帝让给司马越。
在这个敏感时期,晋惠帝死了,傻皇帝结束了他无助的一生。当然有晋惠帝被司马越毒死的说法,但对于当时的政局并不重要。
随后,司马越下诏让司马懿在北京上任,并派人在路上将司马懿勒死。
从此,一场史诗般的《碟中谍》八王之乱结束,司马越先败后胜,成为最后的赢家。
然而这是司马越的胜利,西晋的彻底失败。八王之乱后,西晋也迎来了自己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