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安徽的古地名是什么?
商朝(16世纪-11世纪)开国君主汤曾在安徽北部的亳州建都一段时间。当时安徽大部分居民不是华夏人,后来并入汉族东夷。
战国末期,前278年,楚国都城(今湖北荆州)被秦国攻占,于是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王建的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失陷,楚国灭亡。221前,秦国完成了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安徽大部分属于九江县(寿县),北端属于泗水县、党县。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在安徽固镇县垓下之战中败于刘邦,在乌江(安徽县)自杀。刘邦建立了汉朝。
汉武帝年间,全国迁至庐江县(今庐江、舒城)。汉末,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根据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不久就病死了。寿春属于军阀曹操(三国时魏国的实际先锋亳州)。公元209年,曹操派张辽、李典、乐进等将领7000余人驻守合肥新城(今合肥地区),抵抗东吴孙权。215年,孙权率十万大军前来。张辽、李典、乐进三人虽然势不两立,但却同心协力,打败了吴军的十万大军。东吴撤军,行至逍遥津以北,突然遭到张辽伏击。吴江陵带领200人保护孙权脱离敌人的包围圈,来到逍遥津桥。不料桥南段的桥板被张辽的兵拆了十多尺,孙权过不去,又急又怕。这时,孙权部将急中生智,叫孙权“扶好马鞍,缓控”,同时在马后给了他一鞭,马腾空而起,跃过了桥,孙权得救了。往南跑逃跑。这就是逍遥津之战。公元216年,曹操再次征服孙权。大军到合肥时,曹操参观了当年张辽作战的地方,惊叹良久。于是增加了张辽的兵源,多留了些兵力移师老巢(今安徽巢湖)。
芜湖十六国时期,几个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在中国北方建立政权,南方维持汉朝。皖北地区成为南北对峙的前线,战争仍在继续。383年,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是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隋朝(581 ~618)统一中原。经过短暂的混战,唐朝(618 ~907)建立政权,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统一。安史之乱期间,皖北淮河地区战火纷飞。唐朝末年,875年,王献之、黄巢起义,从河南渡江到皖南,到闽粤,再经安徽攻打长安。天下大乱,藩镇独立,唐朝很快灭亡。
北宋后期,北晋崛起。1127之后,皖北淮河再次成为南北对峙的前沿:北有金,南有南宋。1161年,晋代海陵王完颜亮出兵伐宋,在今天安徽马鞍山的采石大战中失利。1234年,金死于蒙古帝国。1276年,蒙古军攻陷南宋都城杭州。安徽全境属于元朝。
136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把蒙古人赶到长城。因为首都是南京,所以今天的江苏、安徽两省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称为“南直隶”。地域横跨长江、淮河南北,首次将皖北洪武帝故里凤阳、皖南徽州、苏南富甲一方的太湖流域等经济文化差异巨大的广大地区划归同一行政区管辖。
洪武皇帝定凤阳为都城,一度考虑迁都于此,但被迫放弃这一计划,只修建了一座陵墓和部分城墙。明代安徽有七郡,其中四郡位于江南:徽州府、宁国府(宣城)、太平府(当涂)、池州府;两座位于长江北岸:安庆府、庐州府(合肥);而整个淮河流域只有1个州:凤阳州。芜湖,长江南岸的一个小县城,在明代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商业中心。1635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分支攻占凤阳,挖掘皇族祖坟,烧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御庙”。
1645年,满清八旗攻占天京(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1667年,江南省被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省会设在安庆,有安徽巡抚和省法官。至于主管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长期驻守江宁府(南京),直到1760(乾隆二十五年),他也迁到了安庆。省界和今天相比变化不大。
清末,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皖南是其主要的粮食和军事基地。在曾国藩的湘军与陈玉成的太平军之间惨烈而反复的拉锯战中,皖南人口大部分死亡,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今天,当地人口主要是战后从河南、湖北迁来的,文化习俗变化很大,从此退出了富人区的行列。同时,捻军也起源于土匪猖獗的贫困皖北地区。李鸿章在合肥附近招募淮军,转战江浙。太平天国之后,淮军成为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国成立后,津浦铁路通车1912,蚌埠崛起。1926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安徽。1937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本人、汪精卫政权、国军、中国新四军盘根错节的地方。1940皖南事变,安徽发生国共冲突。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一度迁至李荒县,也就是今天的金寨县。1946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将安徽省同乡会由安庆迁至合肥。从1948到1949,安徽是国共内战时期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曾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和皖南两个行署(省级)。1952又合并了。省界略有调整:惠州婺源县划入江西,盱眙县、泗洪县划入江苏。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了安徽。但这让天长成为了进入江苏的一个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