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目睹了残酷的现实,辗转反侧,睡不着。他想到了旧社会,那里的人们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饱受战争之苦,缺吃少穿,流离失所。今天,人们是自己事务的主人,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饥饿的威胁。他决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800公斤、1000公斤、2000公斤的水稻新品种,以农业科技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基于对遗传学的深刻理解,对试验田中的退化植株进行了仔细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证明了脱颖而出的水稻植株是“天然杂交水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生长充分证明了水稻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实验结果让他相信,杂交水稻的研究大有可为!
然而,杂交水稻是一个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体的作物,很难把雄花一朵一朵去掉进行杂交。这样,在与其他品种杂交之前,需要培育一个雄性不育水稻植株,即雄性不育系。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袁隆平不顾困难勇往直前。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可以自然存在。我国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繁多,种子资源丰富。这是一个自由的稻米王国。“外国不成功,中国人不一定成功。”
袁隆平迈开双腿,走进茫茫绿色的稻海,寻找一种从未见过、中外资料从未报道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顶着头顶的烈日,脚踩着泥泞,弓着腰,一只耳朵一只耳朵地寻找。《好事多磨》。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开雄花,性状奇特的植物。袁隆平欣喜若狂。
从6月1964到7月1965,他和妻子邓泽又发现了6株雄性不育植株。成熟时,分别收获第一代自然授粉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实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写出了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雄性不育》,发表在第四期《科学通报》第1966卷。还预测,通过进一步育种,可以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在后代中保持雄性不育)和恢复系(恢复雄性育性),并使三系相匹配,使利用第一代杂交水稻的优势成为可能,这将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农业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事视为“吹响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历经八年艰辛,1974成功制备种子,并确定了优势。1975年,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大规模制种成功,为次年大规模推广准备了种子,使研究成果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决定,迅速扩大试种,大批量推广杂交水稻。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次进行育种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全国应用生产。到1988年,我国杂交水稻面积为19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杂交水稻总种植面积1256万亩,总产值增加100多亿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称赞,吃饭问题是靠两个“平”解决的,一个是靠党中央高层的政策,一个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人们用平实的语言说出了中国亿万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成功种植及其在中国的大规模推广,袁隆平一举成名。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水稻的缺点是“三多三少”,即“前力有余,后劲不足;分蘖过多,成穗不足;穗多籽少,组织助手从育种和栽培两方面采取措施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世界范围的饥荒,袁隆平再次有了惊人的想法,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在更大范围内解决饥饿问题。
1985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四种培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途径,其中最下功夫的是培育核杂种。然而,多年的育种实践并没有培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果断而迅速地跳出核质杂种的研究,探索新的更有前途的研究领域。
袁隆平以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作物育种的百年历史和“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的20年经验,以及掌握的丰富育种材料。1987年,他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并预见了杂交水稻的两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以三系法为主的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基于两系法的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基于一系法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个新高峰。
在袁隆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1973湖北史在晚粳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后,6月1987,李碧湖的助手邓华峰在安江农校的三系籼稻育种材料中发现一个光敏不育水稻。经过两年三代的繁殖和异地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育性转换明显且同步。这一新成果开辟了杂交水稻由“三系法”向“两系法”过渡的新局面。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利用远缘杂种优势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