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学:城隍庙曾是其学校财产。
这所中学的前身是月华学院。
清代广东各家族、宗族、势力集团在广州建立书院,逐渐形成了北京路、教育路、西湖路一带广东最著名的书院群落。1755年(乾隆二十年)期间,很多商人的子女没有深造的地方。盐运司范士奇等商人主张建书院,于是在当时的布政司后街(今广中路)附近捐建书院,就是月华书院。
各行各业的富商捐资成立了这所书院,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富商子弟。由于月华书院的成立,修路的时候,附近的路也叫“月华路”。光绪年间,丁仁昌受聘为院长,书院课程改革。课程除了四书之外,还增加了经典和历史。有一段时间名气越来越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
最初的校址在吉祥路。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五月颁布了《清帝指示各省会改州县为书院设置学校》的通令,规定各地书院一律改为学堂。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月华书院关闭。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羊城书院停办(地址今西湖路龙藏街)。广州府知府龚新展筹办广州府立中学堂,用羊城书院的租金利息作为广州府立中学堂的经费。
最初,学校在城北天官詹家园马庄购地,包括所有池塘和菜地。詹嘉园是詹甘泉(詹若水)别墅旧址,因资金不足,长期未动工建设。
龚新展的继任者沈传义借用边巍街(今吉祥路南段)的光复义学作为校舍。沈传义还动员商人捐钱兴办教育。如周东升、张荣轩、张弼士等都为创办广州富力中学捐了巨款。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卢二奎被聘为监(即相当于现在的本金)。当年3月,招收80人,选拔40人。3月18日,开幕式举行。
广州市富力中学更名为广州中学。
1904年(光绪三十年),官方划拨月华书院为广州富力中学校址。
1912 65438+10月19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学校更名为学堂,监督校长变更。不久,广州富力中学改为广州中学。
辛亥革命后,广州中学仍然是一所很有影响的学校。在我的青年时代,我在广州中学学习。因为广州中学比较出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道路开通的时候,这里出现了一条叫广中路的路。
城隍庙由广州中学出品。
1903是司竹(寺内负责香火的人)申办广州府三年展城隍庙的时间。除了每年支付额外的工资,投标人还有一笔服务费,由治安法官和官员共同承担。知府龚新展将城隍庙的服务费全部捐出作为广州市富力中学的经费,并将城隍庙的年薪指定为广州市富力中学的学费。
1920年,因市政道路扩建需要,城隍庙大部分建筑被拆除,仅保留现有的白亭亭和正殿,由广州中学管理,收取租金作为学校学费的补充。1923官方没收寺庙财产将其没收。经争取广州中学,市财政局同意正厅黄金基座及堂前庭院仍由广州中学管理,收取租金作为学校学费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