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说明

高中历史答题和史料分析的一般步骤。

首先,仔细阅读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含义,首先要了解史料的含义。高中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和现代文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耐心。仔细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注释和尾注。这些元素提醒我们,要把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中,这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回答问题。

至于史料主体,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泛读,整体阅读,疏通文本,把握史料的基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画出中心句和关键词,概括史料的主要意思。看似无法理解的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再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这样就达到了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

二读是针对课文后的题目。选择性阅读就是精读。这种阅读,其实就是一个史料由粗到细,由伪到真,由表及里的整理过程。需要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尤其是挖掘材料之间隐藏的联系。

史料讲完后的题目,读第三遍。这次还是通读史料,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史料的主要内容,是否有遗漏。这一次,阅读是为了填补空白。

第二,仔细审题

先审题,看看有多少题。其次要把握关键词、时间、背景、措施、意义等。在题干中要理解,并且还要注意字数是否有限制,题干之间是否有联系。如果遇到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一般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审视。此外,考生在答题时要学会知识转移,进行深入、多角度、实质性的分析。

第三,准确表达

在理解了史料的本义后,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切忌遗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下船,紧扣问题,整合总结史料中的有效信息。表达时,语言要准确,层次规定要清晰。

高中历史,答案格式1。书写到位。

要求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能用草书,这样会减少连笔,工整清晰,自然清爽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0.5mm黑色签字笔,所以解题训练要尽量贴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低的蓝黑色墨水和蓝黑色圆珠笔。目前历史客观题都是涂写卡片回答的。训练中要选择合格的2B铅笔涂卡,这样才能很好的掌握这种铅笔的特点,避免在考场上出现断铅笔芯、涂得过轻过重等不利现象。考试写作不能有错别字,否则会破坏风景,影响考官对你的印象。

第二,格式到位。

文科写作的规格和文体是统一的,历史科目答案要使用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格式。答案要分小节,每个自然小节必须以两个空格开头。一行写不完的字应该换个顶格继续写,而不是像豆腐一样方方正正,糊里糊涂。每段之间的行要均匀大方,标点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到尾只用“点”这个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把一个问题的答案无意识地分成八段、十段,“豆腐块”变成了“面”,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第三,水平到位。

层次是说和写内容的顺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每一个历史问题的答案总是有主要线索的,有的按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为几个地区,有的按社会结构划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需要根据因果关系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要找到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根据线索梳理出第一层次的某些方面。这几个方面都有,所以要用几个平行的自然段落来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只需要把知识做到必不可少就可以了,不需要把第三、第四层次再细分成更多的自然段。

第四,语言到位。

比如鸦片战争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所以不能自己编历史术语,也不能在历史考试中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答题。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规范概念和历史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说明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简练。

回答历史题的标准是什么?你好,我也是历史爱好者,打算考研究生。我很高兴帮助你回答历史问题。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回答你的问题。老师评分的关键是你的答案要点,但你往往拿不到满分。原因是你的回答太简短,要详细分析要点。

1.根据题的需要写答案,比如解释名词,只回答它的要点就行,还有一点就是根据题的分数来回答,分多的尽量多回答;得分少的尽量回答要点。还有你说的回答程度:我觉得名词解释分值大的时候可以举一两个例子,分值小的时候没必要浪费时间。

2.简答题要多回答名词解释。不管分数是少于多,都要在要点后做简要分析,哪怕分析只有一句话,也不要省略。

3.对于你在吉大提到的2000道题,里面的问题答案当然是极其详细的,因为它的名字叫“参考答案”,只是供你参考,没有必要全部背下来。

比如名词解释:王莽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新王朝的创始人。王莽是西汉王氏家族的一员。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乘机夺权。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楼,立元为“建国之始”,宣布实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帝皇四年,起兵入侵长安,王莽死于乱局。

简单提一下王莽改制就够了,但是评价一定要写,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评价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道理。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

政治史答题方法概述:成绩的取得要两手抓:一是书本知识,二是解题策略,即应试能力。

65438+语言规范:也就是说语言要用学科语言表达,尽量用书本语言回答问题。

重点的规范:第一,强调答案不能是“在她的吉他后面还把她的半张脸藏在我们面前”,只抓重点,丢分数;第二,表达一定要有条理,不能杂乱无章,不知所云。3.知识迁移:这种迁移能力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很多同学看到一个题目往往不接触书本知识,不知道如何用书本语言表达。因此,他们不能得分。

要注意知识的迁移:(1),做选择题的时候,很多题在确定选项的时候很难判断,但是如果结合书本知识的相关内容就很容易判断;(2)做材料题时,有些材料很难理解。只要接触书籍的相关知识,就迎刃而解了。当你看到问题中“结合所学”的要求时,你必须回到书本中去寻找答案。(3)做问答的时候,这个就更重要了。遇到灵活的题目,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做这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先学会解剖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不要稀里糊涂。然后,他们就可以在脑海中筛选这一时期的相关内容,挑出题目需要的答案。如果他们能养成习惯,回答这样的问题和答案是非常简单的。

4、就是掌握技巧:(1),运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运用至少两个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拓宽思路,训练发散思维。(2)、把握一般规律,避免漫天撒网。

比如比较改革运动,一般从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寻找比较项,注意抓住参照项进行思考。(3)不同类型的题型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以材料为基础的选择题,选取的答案要注意全面准确地反映材料的原理。

学位型选择题一定要学会推理,比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再比如材料分析题,方法很多,但至少要养成一个习惯:先看问题,抓住有问题的有效信息,把找到的信息做好标记,再组织回答。

通过实施例1的解释。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题型简介根据近年来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常见题型,选择题题型主要分为七类:1。排列选择题(组合选择题)近年来选择题的排列一般分为三种:(1)按一定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2)根据历史地理知识的安排。

(3)按照因果关系的顺序。比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贫为患,理财乎不可”。以下改革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的有:①青苗法②招兵法③兵法④换市法(2004年江苏高考)A.234B.123C.134D.1242 .考察这类选择题主要有两个角度。

考察原因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等。(2)结果或影响是由原因推断出来的,其结构形式是:词干是原因,备选项是结果。

比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2004年广东高考)a .商品经济水平比较高。起到促进作用b .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c .江南的越南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d .江南的气候和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3。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选项部分满足、部分基本满足、部分全部满足题干所要求的标准,但这些选项的内容和题干所要求的标准“与正常的选择题不同”,而是一种“质和量”,这类题干往往设置有一定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或“最重要”、“最显著”等。其考察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其范围往往侧重于历史结论。

比如五四爱国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出现了分化,主要是因为其成员:(2004年广东题)a .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b .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理解不同c .宣传科学民主观念的方式不同d .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4 .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中引用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来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等。另一种是图表材料,往往来自各种地图、图片、照片、统计图表等等。例如,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在19世纪中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的草原有我们的牛,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这段话说明:(2004年广东)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所有国家的经济都依赖于与英国的贸易。c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5.否定性选择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在题干中经常使用“不正确”、“不对”等否定词来提示。例如,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04年广东高考)a .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b .拉丁美洲人民受启蒙理论影响,民主意识日益增强c .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衰落d。

。。

政治史答题方法1。选择题:1。仔细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和要求。

首先要考察题目的意思,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2.阅读选择题的选项,理解选项的含义。3.先选错答案。

最后保留一个正确答案。因为有些答案是对的,但是范围大。

或者有些问题是最好的选择。判断性选择应采用“一票否决法”,即所有选项错误的问题都应被否决,以降低难度,然后进行验证。

4.选择完成后,一起阅读或思考问题和答案,看看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5.每道选择题的答案基本限定在30秒内。

6.回答选择题时,不能查书或资料。如果有一道选择题你答不上来,最后还是有时间的,或者说你很清楚这道选择题的知识所在的位置。30秒之内就能查到,可以查书,也可以查资料。7.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中考绝对不会有错,就是两个人同时对。8.期权的序号A、B、C、D一定要写清楚,连笔绝对不能像B、D一样

二、材料题1,快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大意。仔细(逐字)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

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和回答角度。(每个关键词可能是一个回答角度)2。带着问题继续仔细阅读材料。

彻底理解材料的意思。3.找出热点问题和课本知识的结合点,继续增加答题角度。

4.根据问题给出的分数,确定答案的数量和个数。比如1-2分应该回答。

3-4分回答两个问题。5-6分回答三个问题。

7-8分,四个答案等。5.如果你回答的角度多,得分少,就要选择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内容的答案,写在最前面。

或者把几个方面的答案结合起来做一个大概的回答(不是机械的堆砌)。6、回答问题要灵活,不要照搬课本上的知识。

7.用课本的知识回答问题,也就是回归课本,不要随便用自己的语言说话。、或机械重复的材料内容。

四、解释题分析1。首先要考察题意,找到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筛选最关键的知识切入点。2.常见的题型主要有:(1)“解释与反思”类:回答这类问题,首先回答问题是关于什么的,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回答这个问题的本质,即由什么反映什么。

(2)“启示”类:先找出材料中所描述的问题(现象)的原因或材料中人物事件的特点,即先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好学(坚持)弃错”。(3)“作为一个中学生如何处理一个问题”类:先思考国家和社会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取向和对策,再思考如何处理或落实。

一般涉及的内容主要有:a)树立远大理想,弘扬艰苦奋斗精神;b)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立志成才,肩负民族复兴使命;d)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觉悟,依法自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e)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积极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f)增强环保意识,实施环保行动。(4)“建议”类:a)阅读材料后,先找出与课本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但要注意建议的角度和建议的可行性。

b)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思维的广度,当从一个角度找不到合理的建议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改。(5)“想象某人或某事的发展趋势”类:注意从好的方向想象,也要从坏的方向想象。

(6)“对材料中人物言行的评论”:a)要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评论(可在高二的课本中找到);b)如言行正确,应说明其符合法律的某项规定;c)如果言行不对,说明违反了法律的某项规定;要承担法律责任(有的要受到道德谴责);d)最后,明确你的观点,这个言行告诉你什么?1,一个判断。

这个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完全正确的?2,2分手。

把分析题分解成几个简答。3,3找角度。

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的角度组织答案。4.四个细化。

如果答案很多,提取答案的精华,进行总结。5,五分。

分段写出答案。不要写1-2,也不要写太多文章,比如10。

基本上是定在2分钟,1。6,6是对答案的扣分。

最后要把题演绎出来,把分析题的正确答案写清楚,写工整。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

一个人再细心,也会有疏忽。通过和同学交换笔记,和老师讨论习题,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以看《历史学习》之类的杂志,学习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

到高三下学期,争取每天花一到两个小时上历史课。因为历史有一个很容易被遗忘的特点。

你今天记得的,很可能第二天就忘记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重计划性。

除了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在哪个时间复习哪个内容,讲究科学合理,保证能按时完成。可以在两条线上同时进行。

一个是老师的,一个是你自己的。比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的时候,你也可以在掌握世界史的同时看看中国史。

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而且有利于中外对比,让我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个大概的把握,效果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几倍。另外,专项复习也很重要。

可以帮助你掌握历史线索,深入研究一些历史规律和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