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叔的军事能力很强。刘备为什么不挽留他?
有人在想,徐叔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直接给曹操打不行吗?而且就算他想回到刘备身边,也可以在为母亲尽孝之后再回去。为什么不去?其实原因有很多,因为徐庶是个孝子,他的母亲对曹操的卑劣行径很反感。他妈给徐庶临终前的遗言,就算死也不为曹操效力!
当然,以上内容都是来自小说《三国演义》的片段。当时刘备去荆州牧羊刘表,在新野遇到了徐庶。经过短暂的交流,徐庶认为刘备是一个可靠的主子,即使自己有一个,也开始为刘备效力。因为一场“火烧博望坡”的战役,曹骏被打垮了,所以他受到了所有将领的好评。徐庶看出了曹仁八门金锁阵的破绽,派赵云破阵。最终,曹仁在夜袭中没有成功,而是兵败而逃。
在徐庶的计谋下,刘备拿下了第一个根据地——樊城,在那里招兵买马,发展自己。因为曹操听到了徐庶的名字,有了得到徐庶的想法,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通过伪造书信来欺骗许穆和徐庶。但是徐庶走的时候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后就有了诸葛亮出山的各种经典桥段。徐庶到了曹操的大营后,虽然身居高位,却没有向曹操献上一计。即使在赤壁之战前夕,他也看出了破绽,但他没有提醒曹操,于是曹操在赤壁大败。
至于徐庶不再隶属于刘备,不仅仅是因为曹操的欺骗,书中也有介绍。早在刘备被迫退守樊城之前,徐庶就是曹操的特使,但是他在见过刘备之后,被刘备的人品所吸引,所以只跟刘备说了一下曹军的军事情况,其他的一概不谈。原文是这样的:“曹操派手下将领投降,假装收买人心。今兵分八路,填白河。樊城怕他守不住,赶紧做打算。”
徐庶离开前,刘备多次试图挽留,但徐庶还是打定了主意,说:“有人不还,就惹人笑话。今天我妈丢了命,她会后悔到底。虽然我在,但我发誓不设计划。卧龙若公辅,何愁大业?请辞职。”其实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许舒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任性会被嘲笑。另外,他认为推荐诸葛亮是非常明智的,所以他是否在刘备身边并不重要。
正史中,徐庶临走时并没有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两人之前也有* * *私情,但诸葛亮当时并没有充分施展才华。然而,当刘备离开荆州时,徐叔带着他的母亲逃走了,徐的母亲不小心被抓住了。为了救他的母亲,她决定去曹颖。所以《三国演义》中的桥段只是改编,真实的历史并不是那样的。曹操真是爱惜人才,这种卑鄙的事情不太可能做出!
所以正史中的徐庶并没有回去找刘备赡养母亲。而且刘备身边有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人才就够了,自己也不会去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