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关的历史演变

电源、电源和电源(1907-1949)

历史节点:1897沙俄占领旅顺口。

当年3月,1200俄军在其太平洋舰队司令杜巴索夫率领下登陆旅顺和大连。弱小的清政府与俄国在北京签订《租地条约》,同意将大连港作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中国海关可以通过大连租借的土地征收进出口关税,但不能直接在大连设立海关,与海洋无关。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俄国战败,日本接管大连租借地。1906年,日本财务省提出辽东半岛租借地关税政策建议,对大连实行自由港制度,租借地所有进出口货物免税。对经大连陆路运输到中国的货物征税;1907年5月30日,中日两国在北京签署了关于设立大连海关和轮船通航的两个协定。同年7月1日,大连海关正式开业,日本人负责税务,但大连“无权”。

1945,大连解放了。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与国民政府签订的其他协定,苏联无偿租借大连的全部港口、工事和一半设备,租期30年。1946年,旅大地区第一个人民海关——大连海口管理处成立,在苏联和大连市政府领导下,行使海关权力。

* * *期间,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封锁,大连海口管理处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利用大连港被苏联托管的特殊条件,突破国民党海上封锁,保证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大连运往华东战场。淮海战役后,粟裕将军“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大车和大连产的大炮弹”的讲话,客观地反映了大连海口管理处对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所作出的贡献。

利益和经济保护(1949 ——1978)

历史节点:1949年新中国成立。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的成立,海关主权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海关作为国家机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情况进行启发和推广(1978 ——1998)

历史节点:1978 65438+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

1980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海关管理体制的决定》,大连海关升格为局级海关。直属海关总署后,大连海关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业务量与日俱增,监管货物发展到数千种。监管货物的贸易方式已发展到一般贸易、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料加工装配、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易货贸易和边境贸易。

1986 65438+10月15、海关总署提出:“今后海关工作的指导方针要以促进外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为重点,由预防为主转向促进为主。”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大连海关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出了1988促进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措施;1996提出14支持保税区发展的措施;同时,不遗余力地积极支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李某科学标准(1998 ——)

历史节点:1998海关总署做出关于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决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现代海关制度,就是要通过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需要的海关制度,全面、高质量地实现海关执法、税收、出入境监管和服务职能。

为全面适应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要求,大连海关以通关作业改革为中心环节和突破口,建立单一作业系统、物流监控系统和职能管理系统。通过改革,大连海关的领导决策、监督检查、综合管理和实际执法水平全面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