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的历史阶段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俄罗斯部落。15年底,俄罗斯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建立中央集权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他的国家叫俄罗斯。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各民族先后加入俄罗斯,成为多民族国家。

随着俄罗斯帝国在一战中的军事惨败以及随后的内战,俄罗斯二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俄罗斯帝国灭亡了。罗马诺夫王朝之前的柳留王朝的伊凡四世于1547年开始使用“沙皇”的称号,自柳留王朝以来以莫斯科为首都。17世纪中叶,东正教国家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执掌帅印。1712后,俄国沙皇彼得一世迁都圣彼得堡,改名彼得格勒,刺探欧洲大陆。1700-1721北方战争后,俄罗斯从瑞典王国手中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港口,使俄罗斯从一个内陆国变成了一个沿海国。17世纪,打败了波兰和瑞典封建领主的入侵。1721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将国名改为俄罗斯帝国,自称彼得大帝。1812俄罗斯帝国打败了入侵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军队。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1825 65438+二月贵族革命派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

18世纪,俄罗斯帝国开始现代化,四处扩张,成为欧洲列强之一,并在清朝与中国发生冲突。俄国最早通过中俄勘定西北边界条约和后来的塔城边界条约(同治三年1864)和五年后的塔城边界条约续签(同治八年1881年),不平等条约划分中国西北和“唐努乌梁海西北十领”之地(今属蒙古和俄罗斯图瓦),总面积700余《中俄爱辉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北分黑龙江,东分乌苏里江。然而,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的实力开始下降,人们对现状越来越不满。1914年,俄罗斯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5开始,处于劣势阶段,人民水深火热,革命迫在眉睫。1917三月(俄罗斯历二月),俄罗斯二月革命爆发,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俄罗斯帝国灭亡。165438+10月,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推翻了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临时政府,退出一战,向敌国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割让了俄罗斯西部领土100多平方公里。列宁将国名改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或苏俄)。为了打击反苏势力,列宁下令处决了退位皇帝尼古拉二世一家。1922年,苏俄、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作为主权国家成立。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在东欧平原长大的东斯拉夫人的一员。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流动的民族,索洛夫称之为“流动因素”。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员,早期的俄罗斯人生活在从西部的德涅斯特河到东部的第聂伯河和黑海北岸的东欧广阔平原上。这片土地的地理概况是:森林沼泽纵横交错,河流纵横交错,土质以砂质粘土为主,远离海洋,与草原相连。

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度,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农耕,集体饲养牲畜,打猎捕鱼,一切事宜由氏族大会决定。瓦西里三世和叶琳娜·格利斯卡的儿子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伊凡四世三岁即位,母亲暂时摄政,却遭受大贵族的暴力。当时各个集团激烈的权力斗争、纷争和谋杀对伊凡四世的性格形成和他的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547加冕沙皇。

在俄罗斯历史上影响深远,俄罗斯有无数关于伊凡雷帝的神话传说,至今仍广为流传。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作家,是民族智慧的典范,但他几乎是个疯子。俄罗斯一开始是莫斯科附近的小国,帝国地位不被欧洲承认。1696年,年轻的彼得一世成为沙皇。起初,他为了保护南部边境,开始与信奉伊斯兰教的鞑靼人和奥斯曼帝国作战。为了继续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彼得开始在欧洲寻找盟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访问了勃兰登堡(普鲁士)、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

为了增加与西方交流的机会,寻找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于1700年停止了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并向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瑞典宣战。在芬兰湾的纳尔瓦,瑞典军队证明了俄罗斯军队不是他们的对手。幸运的是,瑞典此时被卷入了波兰的王位争夺战。在这个喘息的时间里,彼得建立了一支新的西化军队;1709年两军在波尔塔瓦再次相遇时,俄国打败了瑞典。1712年,彼得迁都到他新建的圣彼得堡,致力于俄国的西化。

北方战争一直持续到1721。瑞典签署了Nista条约,俄国终于得到了一个通往波罗的海和沟通西方的窗口。早在17世纪,俄国就已经积极向远东扩张,并在清朝与中国发生冲突。中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立了边界,但这并没有阻挡俄罗斯的野心。1858年5月,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俄国以武力威胁清政府签订爱辉条约,以黑龙江为边界。在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中,沙俄甚至吞并了整个外满洲(包括库页岛),并获得了不冻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以扩大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俄罗斯也试图染指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与日本抗衡。1875年5月7日,日俄签署《千岛群岛交换条约》,俄罗斯将千岛群岛南部割让给日本,以换取库页岛的主权。

19世纪末,俄国向清廷租借大连,建立关东郡。俄国还通过获得董卿铁路的修建权,进一步侵占内满洲(即东北三省),意图建立所谓的“黄俄”。它的目标是将广阔而人口稠密的内满洲变成俄罗斯的殖民地。这是俄罗斯远东大战略的终极目标。这一战略的实施在1900年庚子俄国灾难(即俄国加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制造了海兰炮惨案,洗劫了内满洲众多城镇)后大大加速。但由于俄国在1905的日俄战争中险胜日本帝国,国内爆发革命,战略计划成了画饼。

俄罗斯曾在1787年在北美占有土地,但在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也就是今天的阿拉斯加。16世纪中叶,俄国成为位于欧洲和半亚洲东部边界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封建农奴制盛行。由于封建农奴制的阻挠,到19世纪中叶,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农奴的处境非常悲惨,暴动频繁。

面对严重的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律规定农奴是法律上的“自由人”;地主不能再买卖农奴,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被“解放”后,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1861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因为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发展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强国,成为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这次改革不够彻底,保留了一些封建残余。

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大大增加了人们对沙皇制度的不满,首都彼得格勒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请愿活动。所谓的“血腥星期天”是军警擅自开枪造成的,成为1905年全俄革命的导火索。革命虽然被成功镇压,但严重动摇了沙皇的权威。这也使得改革迫在眉睫。于是沙皇开始斯托里平进行改革,斯托里平上台实行土改制度,严厉镇压农民运动。虽然它相当有效,但遗憾的是它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爆发,俄国联合英法对德奥宣战。一战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二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俄国300多年的专制统治被推翻。1917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二月革命建立的苏联并存。所以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罗斯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世界大战,引起人民的强烈反对。逮捕并杀害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随着形势的变化,布尔什维克党在八月决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165438+10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研究所,领导起义。1917165438+10月7日晚9时45分,起义军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一个据点——冬宫发起总攻,对停泊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附近的军舰“阿佛洛狄忒”号开了几炮。最终,武装起义胜利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俄国“十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