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问题,请详细解答!谢谢你

中日现代化改革之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摘要:中日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启动,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主要因素,领导者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外部力量也对两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近二十年中日现代化比较

从65438年到60年代,中国和日本都开始了现代化改革的进程。这不是偶然的。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走上改革之路的。但不同的是,日本人通过明治维新逐渐强大起来,而中国的一次次改革并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反而加剧了瓜分列强的步骤。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它是由维新过程中的全盘汉化、明治维新时的全盘引进西方文化、国内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与国内天皇制相结合,使日本统一在以天皇为中心的统治阶级之下,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君主立宪制。

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是在“文革”后广泛开展的,也是近代中外关系研究中成果最多的。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讨。主要著作有《近代日本与中日现代化——与中国比较》、《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等史学专著。讨论的论文主要有:清末高旺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田·《中日现代化百年比较研究》:董义山对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以及刘对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情况的比较研究。

一、改革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形势

改革前,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国内人民起义不断,外国列强侵略加剧的局面。因此,两国的现代化道路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由于两国传统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差异,对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近代以前,对两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传统的政治制度。改革前,中国和日本都是封建专制国家。日本的传统制度属于封建世袭领主制。在木范制度下,日本是一个松散的国家,有几个诸侯,诸侯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说是地方自治;但这些诸侯有很强的天皇中心观念,使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相对简单。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是中央集权的官僚政体,权力集中在天皇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上,民众很难形成类似明治维新时期的各种社会力量。很难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改革的道路将是曲折的。日本政府的统治阶级面临着不断的人民斗争。30年代相继爆发大规模农民暴动,诸侯自主权大,导致了后来的迫诸侯改革。这些小规模的改革也为明治维新培养了一批有实践经验的领导人。

在木范制度下,等级森严,被统治阶级受到统治阶级和外来侵略的双重压迫,日本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急剧上升,成为明治维新成功的最根本动力。这一系列的反抗让本已危机四伏的统治秩序更加不稳定。

中国和日本都是“后现代化”,但日本同时是“后现代化”和“外生的”。有学者认为,日本改革更加彻底的关键在于,决心推进现代化的领导人掌握了国家的实际政权,能够将传统政治领导人转变为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政治领导人,并在领导集团内部保持高度统一。[高旺:《清末宪政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2001.5]

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在幕府时代没有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不得人心,导致国内民众对其内外政策不满,导致执政危机。这使得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发动和成功。没有实权的天皇和下层资产阶级可以联合起来夺取实权,下层资产阶级可以用天皇的名义反对幕府。这些条件在中国都不具备。【董一山:《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山东大学学报》,1995.1】在“尊王”的口号下,各个阶层理所当然地拥护天皇,使天皇实际上获得了统治权。

中国清末的宪政只是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它的目标不是改变落后的面貌,而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清政府颁布的法令都是书面的,并没有真正实施。戊戌变法虽然涉及政治制度,但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他的政令对地方官员没有约束力,无法执行。改革派不注意发动群众。改革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没有明治维新那样强大的基础力量。康梁等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很少涉及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

日本国内统一市场形成较早,试图组织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的现象仅见于江户时代前期。到幕府末期,幕府和诸侯都认识到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现实。中国传统的经济观主要以刘锡鸿为中心。他提出“农长安”的观点,反对发展工商业。他的主要观点是加强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以维护封建统治,防止封建社会解体,他强烈反对利用新的交通工具促进商品流通,阻止工商业发展。

日本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商业资本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扩大利润,日本重视海外贸易。到幕府末期,出现了贸易振兴论、商品创始论等思想。随着传统经济观的逐渐崩溃,中国的传统经济观在经历了林则徐、魏源等人之后有所动摇,但还不能像日本人那样彻底。长期以来,封建的自然经济观仍然占主导地位。【倚天崖: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第233,240-241,252页】

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经济水平相当于幕府末年。当时中国已经有了一些正规的资本主义企业,幕府时期“日本资本主义还处在它的前身阶段——商业高利贷资产阶级阶段”,但这个阶级“成为改革的社会经济基础”。【吴:《戊戌变法与明治时期之比较》世界史,1987.4】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接管缓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反抗,但日本幕府的商品资本冲破藩篱,占领了生产领域。与中国商业资本停留在奢侈品消费不同,日本商业资本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生产,促进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中国的商业分散,规模小,往往与农业生产和家庭副业相结合,成为资本主义资金积累的障碍。

国家出资兴办现代企业后,中国的洋务运动实行垄断经营,排斥商人投资新企业。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不仅引进技术,还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的运作。

第二,传统和改良主义的态度

从传统文化和维新派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来看,中日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中国曾经有过极其灿烂的古代文化历史,统治者一直把中国当成一个国家,把外国当成“洋人”。此外,统治者一直认为中国无所不在,甚至资方的财富都来自中国。观念的傲慢一直束缚着统治阶级,要改变现有的体制更是难上加难。郭沫若曾指出:“中国固有文化的包袱太重了。资本主义之前的文化太长了,至少3000年。所以带着对过去文化的崇敬,与新文化冲突,常常把欧美文化当成蛮夷之地。在资本主义之前,中国的文化是辉煌的,但正因为如此辉煌,在变革时期难免成为巨大的负担。虽然日本有自己的文化,也有来自国外的文化,但细说起来,日本的包袱没有中国重,所以走得更快。”

日本民族有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日本有过三次学习外来文化的高潮:一次是古代中国有选择地吸收古代文化、技术和政治制度,但没有完全“中国化”;一种是近代向西方学习,吸收和引进近代文化思想和技术,但并不完全“西化”;一是二战后,以美国文化理念、技术和制度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和技术被全面引进和吸收,但仍未被“美化”。【颜渊、胡汉昌:《中日现代化的制度模仿比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4.vol57】过去日本一直以中国为师,也从朝鲜、印度学到很多东西。幕府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还是从荷兰和其他国学中学习了一些新知识,形成了要求创新的“蓝雪”学派。[刘·:《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的比较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中文版,2003+0438+0]

1840鸦片战争,中国被英国打败。1853年,美国佩利舰队打开日本大门,日本日班受到很大冲击。一直被日本人奉为楷模的中国,实际上是被西方的舰船和火炮摧毁的。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在有着这种殖民主义的古代中国面前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廖丹青《论近代中日向西方学习的差异》】从此,日本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迅速被幕府和藩属引进。19的4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治制度开始被日本重视,并逐渐引进和吸收。

两国的文化传统对现代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西方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从封建时代过渡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由之路就是吸收西方文化。因此,吸收西方文化的方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两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中日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来看,日本大体管理了“那满时期”(1543-1639);“锁定期”(1639-1720);“蓝雪时期”(1720-1861);“洋务时期”(1861年后)。这四个时期是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其文化一步步西化,中国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65438年到20世纪40年代,西方殖民主义者陆续来到日本,向日本传播西方的武器、消费品和文化。日本西海岸的一些封建领主把西方的新技术引进本国领土,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军事和经济实力。于是,西方知识分子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侵入日本社会的土壤。日本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文明中大开眼界,热情地学习传入日本的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然而,中国只经历了向西方学习的高潮,高潮之外的时期出现了文化学习的中断。【田:鸦片战争前后中日世界历史地理比较研究,社会科学丛书1993丛书3】因此,中国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是不连续的,不系统的,受影响的阶层基本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由于传统的文化观,统治者对西方相对“冷漠”,而下层民众往往有盲从统治者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后续的改革。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形式上,日本是“全面吸收型”,中国是“部分吸收型”。日本的“和洋才”和中国的“师夷长技”在坚持传统和向西方学习上是一样的。但“和魂”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民族性”,而“中国风”体现的是封建制度,限制了两国可以学习的内容。同样的形式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田·:《中日现代化百年比较研究》世界历史,2001.3]

第三,改革中的比较

19世纪后期,中日两国都大力推行工业化政策。但结果是日本在90年代建立了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而同期的中国却未能建立资本主义,面对欧美日帝国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其半殖民地程度。[益田吉屋: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6438+0]

19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文明中的制度和精神日益成为日本人关注的对象。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政策、人文社会理论的倾向也在增长。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表现出从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对西方的全面吸收。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内阁制,内阁由获得国会多数选票的政党组成。经济上,建立现代西方银行体系,引进西方工厂和企业制度;军事上,政府聘请德国陆军教官教导日军,军队由隶属割让贵族变为隶属国家。在教育方面,实行了西方的义务教育制度。[颜渊,胡汉昌:近代中日制度模仿之比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4年第57卷]

从65438年到60年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变法等也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最后都失败了。

(1)政治方面

明治维新时期,最突出的政治方面是制定了资本主义宪法。在1888(明治二十一年)的枢密院会议上,制定宪法的核心人物伊藤博文说:“制定宪法的精神,一是限制君主,二是保护臣民的权利。”《明治宪法》规定大臣的任免权、对外缔结条约权、宣战权、媾和权、议会的开、闭、解散权属于天皇,但同时也规定天皇的职权要在国务大臣的协助下实施。规定统帅属于皇帝,但《军令》上说:“我指挥军马,但我师从委。”可见明治宪法相当强调“限制君权”。在这样的明知制度下,操纵这一制度的长老们借助皇帝的权威,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军事独裁。【益田亚: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1868年3月,新成立的天皇政府发表了五份誓词,阐明了新政府的基本政策,表明了“天皇掌管政府”、“议会繁荣,一切机会由民意决定”的大政方针。【王矜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郑泰官制和内阁制的确立】世界史,1999.5】同年4月,《政府论》出版,改组并充实了政府组织,确定了君主立宪制。此后,通过建立常备军和警察系统,进行了军事改革和警察安全系统改革。通过“还官衔”,废除封建郡县,铲除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建立现代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国家的任务。与此同时,明治政府通过颁布“征兵令”和实施“失财惩罚”,把旧的饥饿剥削转化为新的资产阶级和新的地主。1885年起,政府再次实行内阁制,并于次年开始设立议会,从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君主立宪国家制度,完成了政治制度领域的改革。【董一山:《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5.438+0】

与明治维新相比,同样由一个天皇领导,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问题的戊戌变法是失败的。政治上,中国的维新派提出了开辟道路、提倡民权、废除臃肿机构、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作为戊戌变法前运动的先导等主张。,所有这些显然不是个别问题或社会生活的小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围绕光绪皇帝,以达到运动的目的,而日本在武士、常州人、萨摩亚人和一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下,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把皇帝推到了历史的最前沿。【孙光礼: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比较研究】《世界历史》1998.5】

两国也是绕过皇帝颁布法令后,从“同道”到“特归”。

(2)经济方面

经济改革是政治改革和其他一系列改革的基础。经济形势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中国和日本都在现代化改革中涉及经济,但由于两国改革的目的不同,社会反响和结果也不同。

明治维新是大规模的血腥暴力革命,不是和平改良。通过战争,把腐朽势力一扫而光,日本才得以大展拳脚,以新的面貌争取强大。相比之下,中国的洋务运动是通过太平天国战争重组清统治集团后的一场进展缓慢的经济改革。[罗·:《中日现代化道路不同的原因》,《历史月刊》2001.6]

明治政府首先在经济上改革了土地制度。1870年,明治政府提出地租改革方案,随后解除幕府规定的土地永不买卖禁令,实行有利于政府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新货币地租制度。在工商业方面,明治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直接扶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设立国家银行,兴办国有企业,扶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使日本工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董一山:《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5438+0】

洋务派首先创办的是军事工业,而不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后来创办的民用工业,目的不是单纯的“求财”,而是为军工服务。所以不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洋务派的改革几乎不涉及工商业,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兴办的企业多为官办或政府监管的商业企业,实际经营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生产不在乎成本和收益,导致官员腐败,最后洋务派改革萎靡不振。

(3)军事方面

在现代化改革中,建立新型军队至关重要,掌握武装力量是巩固政权最有力的手段。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近代化改革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对抗,两国军备不相上下。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军事制度不如日本完善,官兵素质、指挥体系、舰队作战能力都不如日本,最终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这就不得不分析比较中日两国的军事体制及其形成。

明治政府成立后,对军事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军政制度方面,将海域划分为若干个海军区域,颁布条例规定禁卫衙门的罪名,完善了海军建制;根据作战能力和任务划分舰队编制,最大限度发挥海军作战能力。虽然在中国洋务运动中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大海军力量,但是过于分散,各省督抚的不服从,使得海军衙门形同虚设。【姚金祥:《19世纪中后期中日近代海军军事制度比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438+0】

在武器装备上,日本政府更注重实战,重点是火炮的准备和速度。在训练中制定了《军令状》,规定士兵必须遵守“忠、礼、勇、信、简”五德,要求士兵一切只依皇帝。而且日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兵役制度,给予志愿兵各种照顾,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又提高了海军士兵的素质。相对而言,清政府的海军装备实力很强,但只知道如何组装,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再加上福利制度不健全,军纪疏于训练,导致舰队实力下降。

两国海军建设的内容大致相同,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明治维新后,日本已成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要求改革,建立新型军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完全依靠封建皇帝的“许可”建立海军。其次,两国建立海军的目的不同,也导致了建设方案的不同。日本建立海军完全是为了求强,发展对外贸易,向海外扩张;洋务派海军是为了维持旧政权的统治而建立的,所以在更新完善上不能和日本相比。黄海海战后,镇远舰炮官曹嘉祥和驻军饶明渠总结说:“组建一支海军,必须以西方法律为依据,足以抵御外敌侵略。西方人建立海军已经很多年了,他们的利弊都在书里讨论过。中国的海军章程与太西不同,因为受中国朝鲜制度的限制,很难模仿,所以很难取胜。”【盛宣怀档案选编(三)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战争,第400页】

(4)教育。

65438+60年代,两国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契机,启动了现代化教育的巨轮。日本在明治时期的40多年里不断更新教育制度,并因此建立了强大的教育体系。虽然中国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后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但从未彻底改变封建教育制度。

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政府将教育作为文明政策的重点,并派团赴欧美学习考察,有力地推动了改革。1871刚结束弃郡,知道政府马上成立了教育部、学部、学部负责全国教育,次年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正式开始改革。1879年教育令取代学制,1880年教育令修改。为了维护新建立的现代皇帝制度,1890年以皇帝的名义颁布了关于教育的诏书。此外,为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在资金投入上不遗余力,在资金筹集和投入上采取强制性和保护性措施,使教育经费来源得到了充分保障;不仅中央拨款,民间赞助也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何桂端:《明治维新时期的洋务运动与中日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哈尔滨大学学报》,2003年6月]

在中国,洋务派非常重视教育改革,设立了30多所学校,包括外国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但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术体系来管理教育。而且改革是在西方慈禧太后的“授权”下进行的,对于初级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相关的封建教育制度来说是不可能的。改革流于形式,新学校没有发展起来。

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虽然一次次上书要求教育改革,但其教育措施仅限于知识分子,并未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政府对教育改革不够重视,他们办的新学校大多夭折了。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为了改变日本的落后状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明治政府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吸收方式,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西方的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中国是伴随着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突出问题,单方面、孤立地吸收的。不同时期吸收的西方文化是支离破碎的,没有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再加上受到当时各种政治势力的牵制和阻碍,导致中国仍然维持着原有的政治制度和落后状态。

第四,人和思想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尤为突出。中日两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出现的数字或相似点差异很大,有很大的可比性。

中日两国领导人在改革上存在诸多分歧,这也是两国改革向不同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否有一个统一有力的领导核心。

明治维新是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然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始终缺乏强有力的规划和领导。1898年改革运动的领导者是一个没有经验的皇帝,他得到了几个知识分子的支持。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功实现了领导核心的转变,将政权集中在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改革开放的少壮派手中。【高旺:《清末宪政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seeking,2001.5】他们认为,即使现代化意味着失去特权,也值得向往。所以国家权力掌握在下层武士手中,对改革相当有利。明治维新是国家行为,自始至终贯穿着国家政权的权威。【何:《论中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区别》,《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2】洋务运动时期虽然名义上有清政府的各种法令和宰相衙门的管理,但实际上只是李鸿章等人在地方上自行其是,设立“洋务”扩大势力,使清政府难以统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戊戌变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了大量的宣传,传播了维新思潮。然而,由于强大的反动势力,光绪皇帝和康梁等人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发动的政变无能为力。

在清末的宪政改革中,政治领导集团没有彻底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在改革中陷入两难境地。它一方面不得不对内对外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巩固原有的体制,以致难以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其次,领导者本身的能力和经验也有很大的差异。

明治维新的领袖们与藩主关系密切,对藩内的政治改革更有发言权,同时对下层武士的动向也更了解。在参与藩镇改革中,他巩固和掌握了藩镇实权,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的政治谋略和行政能力是戊戌变法领导人无法比拟的。他们善于利用形势。复辟前,他们把矛头指向幕府,争取并利用一切力量动员平民甚至农民的武装力量。改革成功后,对封建贵族采取赎买政策,显著减少了封建阶级的激烈反抗,保证了改革实施所必需的政治稳定。对西方有更好的了解,从1871到1873,知道政府派维新大臣木户隆吉等人组团去欧美。[方:《近代日中社会变革11%失败原因探析》,《吕梁学院学报》,2005.2]

相对而言,戊戌变法中的人物缺乏谋略。他们没有注意团结各种社会力量,以减轻改革的阻力。维新运动初期,最有实力的一派李鸿章被排除在外。在处理翁同龢问题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更不用说和群众运动的联系了。中国的维新派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封建势力的反动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准备不足。死忠势力发动政变时,大多没有勇气面对,四处避难。战略上,没有组织。改革短短的103天,来信无数,有的很急,几乎没有一封能扎实开展。【刘: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的比较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中文版),2003.11】作为一个学习型的维新派,康梁等人并没有系统考察国外的经历,完全是自己主动发动改革,失败是必然的。洋务运动的领袖,如李鸿章、张之洞等,本身就是封建官僚。他们虽然向西方学习,但只是引进技术,不可能有初级的封建统治。各派继续斗争扩大自己的权力,削弱改革的力量,最终失败。

第三,领导者与民众的比较。

佐助,香山,魏源。这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持有不同的观点。佐佐木香山意识到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形成了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矛盾的思想。但魏源始终信奉“师夷长技”,信奉“改道不改道”,没有吸收近代西方国家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想。

吉田宋寅和康有为。他们都是现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者和改革者。吉田经历了政治风暴的考验,充满了大无畏的精神。他用自己的陈述,践行着“杀身成仁”的誓言,影响着自己的学生继续战斗。中国的改革派也是满腔热忱,但到了最后一刻,就只有“公开哭诉”了。1898年政变后,康有为四处避难自保,无人出面收拾残局。【吴·:《戊戌维新与明治时期中日维新运动之比较》,《世界历史》1987.4】

明治天皇和慈禧太后。明治天皇学习新知识,对当时的社会形势有很好的了解,有改革精神,大力推动明治维新运动,最终实现了日本的现代化。慈禧太后作为旧封建势力的代表,只想巩固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专制,因循守旧,排斥近代西方思想,不可能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姜多:《慈禧与洋务运动》,历史研究,1991.4】

福泽谕吉与梁启超。他们分别是中国和日本现代化思想的启蒙者,为各自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