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简介

分类:教育/学习/考试> & gt学习援助

问题描述:

对于徐志摩的介绍或观点,主题不限字数。

分析:

徐志摩(1896-1931):

浙江海宁,一个富裕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施哲。中学和郁达夫一个班。1916考入北京大学,同年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结婚,1918赴美留学,1920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徐志摩与林婚外恋,同年8月告别剑桥启程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出版诗集。1923年,他以胡适等人为主要成员创建了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徐志摩担任翻译,随后随泰国漫游欧洲。同年,我认识了陆小曼,一个已婚女人,并坠入爱河。1926年6月,我和陆小曼结婚了。1927年6月,上海光华大学教授,1929年6月,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他应胡适之之邀到北京大学当教授。这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奔波于北平和上海之间。但还是很难让陆小曼满意,他已经有了新的开始,但又因为旧情和面子,很难再离婚。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1931年1年1年1年65438+9年,我从南京飞往北平,途中飞机失事,死在泰山脚下,享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灵魂,称其为“诗的哲学家”或“诗人圣人”都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锋诗人”,又是“末代诗人”,后继者都赶不上他。他的新诗永垂不朽,他的行为和品格也受到同龄人、朋友和学生的欣赏和喜爱。虽然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是文坛的浪漫故事,他也有很多遗憾,但他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纯真人道主义情怀和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却惊天动地。(《人间四月天》)难怪这位青年诗人的悲惨消息传来,震惊世界。胡适连高呼:“天才骤逝,中国文学却失传!”在他的许多朋友当中,包括梁启超、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陈、和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人不佩服和钦佩他的才华和品行,正如沈从文所说:“他潇洒宽容,不拘小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他对宇宙人生的热情,他的人格是美好的,光芒四射的。足见他的人格魅力。

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应该被视为本世纪的文学标准,古涅的散文风格也是独树一帜。陈西滢、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都对他的文风之美赞不绝口,他的学生对他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赵认为,像徐志摩这样文笔华丽、滔滔不绝的散文家,现代找不出第二个。有些人甚至认为他散文的独特风格是“一种诗歌形式”无论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有其独特的魅力。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字:一是爱,二是自由,三是美。它确实击中了要害。作为一个充满诗意气质的资产阶级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旅程既展示了这个神童的天真浪漫,也揭示了这个生活在乌托邦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天真荒谬。在他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用英美民主衡量中国国情时的尴尬和滑稽,而在这之下,也有一种知识分子的爱国之心。徐志摩不仅是爱情中的恋人,也是政治中的童心少年。他的许多杂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了时代的弊端,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怀。当然,若论徐志摩散文的深意,恐怕它既没有鲁迅的深刻尖锐感和博大感,也没有郁达夫的世故沧桑感,但它的抒情特色却是任何现代散文家都无法比拟的。它的散文永远充满* * *,即使颓废,读起来也会淋漓尽致,没有泥巴缠绵的感觉。

徐志摩心中似乎有一种“对月亮的爱”。作为爱情的象征,月亮在他心中永远是一个美丽的凝结。这在他的散文《鬼故事》中有所解释。咏月、爱月、赏月在徐志摩的散文中也很常见,这恰好与他的爱情赞美诗形成了内在联系,构成了徐志摩诗歌的灵魂。在徐志摩的情书中,曾经流传一时的爱眉信中火热的爱情火焰,曾经燃烧过无数年轻人的热血。在这些文章中,真正体现了爱情大师对爱情执着追求的纯真与浪漫。

徐志摩的诗词歌赋,风格与众不同。喜欢追求美的女人,他首先看的是华丽的外表。储安平曾在《悼念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其骨,辞藻是其貌;一栋最坚固的房子,如果没有一些现代的色彩和轮廓,就不能算是它的建筑艺术。”这种方式表明,徐志摩矫揉造作的文风、丰富多彩的语言、夸张的语句,直接构成了其散文的外在美,再配上澎湃的内在* * *,就像一个洒脱浪漫的才子的“外表”。也许是因为他过于注重外表的美、形式的美,而忽略了生命内涵的锻造,使得他的诗歌有时会进入虚幻、颓废的境界。当然,即使他表达了这样的内涵,也充满了他华丽外表的美。这证明他的爱情生活也是如此。他后来和陆小曼恋爱中的危机,也是他最初注重外在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