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古代叫什么?
天津古称海津镇、支古村、天津卫。
天津现在的位置,是古代黄河改道前泥沙形成的冲积平原。古代黄河在天津附近三次改道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县附近,西汉时在黄骅附近,北宋时在天津南郊。晋朝时,黄河改道南下,天津海岸线固定。最迟到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先民在这里劳动和生活了。
西汉时,武帝在武清设盐官。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南运河和北运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成为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时,在芦台开盐场,在宝坻设盐仓。唐朝中期以后,天津成为南粮北运的水陆码头。海河曾经是宋辽的界河,南北分宋辽。
宋朝在海河以南设置了许多军事据点,如南河、沙窝、刘度等,以防止辽军南下。金朝在三岔口设立军事重镇“支固村”,当时天后宫附近形成街道。
元代,曹海开放后,直沽成为水上交通枢纽。为此,在直沽设立了接待厅和临清万虎府,并修建了粮仓和天后宫。1316年,治谷设立海进镇,当时是军事重镇,漕运中心。
扩展数据:
自古而来的天津,曾是闭关自守之地。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黄河,历史上三次通过天津入海,以惊人的造陆能力沉积到天津平原。
至今,天津的古森林等地仍有一些贝堤。考古学家说这些是古代海岸线的遗迹。天津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开阖和时代变迁。
天津名字的起源始于中国的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把儿子们分作王,驻扎在全国各地。
他的第四个儿子朱迪被封为太子,驻扎在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死后,他传给了他的长孙朱允炆。为了与朱允炆争夺皇位,朱迪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南之战。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