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著名贬谪诗人及其作品
代表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石钟山集》、《何方亭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黄庭坚(1045-1105),本名,晚号伏翁,又名黄,洪州汾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的诗人、诗人、书法家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来自北京的教授叶贤伟、国子监教授郎咸平、校书郎、曹作郎、秘书程、福州别家、贵州安置房等。哲被称为“校书郎”和“校勘”的人。后卓住在房子里。邵圣初新党称之为“伪”编史,贬福州(今重庆涪陵),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贵州等地。惠宗初,益州被扣留。宋英宗是治平四年的进士,邵圣初因为是校对员而被贬。后来新党上台,屡遭贬谪,死于益州(今广西宜山)。
主要墨迹有《宋风阁诗》、《华严书》、《景福伯祠》、《都席》、《李白怀古诗》、《苦准赋》。书评见《金纶书》、《论书》、《何晴方》、《石鼓唐书画集》。
元稹,字微,河南河内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卒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8岁丧父,15岁去世。21岁时,河中府低级官员。25岁被授予省校优秀学者、书记称号。28岁时,他获得了体育运动系第一名。母亲郑显和文,亲自授书立传。举例说明经典的判断等。,并编校书郎。元初、楚初,策宜为先。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江陵太守曹,因触犯宦官之权,次年被贬从军。后为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郭总督史。元和十四年任饮食部外交部长。次年,宦官崔引其为太庙大夫,上谕。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任国子监。次年,住三月,同州刺史,浙东观察员。大和三年(829)为左丞,高级大臣,五年死于武昌军。五十三岁时,被尚书右仆打了一针。子韶、白居易主张和平。当时诗人叫“白元”,外号“元和体”。他的诗浅浅悲怆,像一只孤凤悲叹,极其感人肺腑。在元稹的创作中,诗歌是最大的成就。与白居易齐名的还有白元,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代表作品有《菊花》、《离思五首》(第四首)、《哀怨三首》、《兔帛》、《何沛派的一封信》、《一只鹤飞》、《夜潭》、《感怀往事》(浙东)、《晚春》、《靖安贫院》、《送用》、《竹部》(石首县界)、《两件白衣》、《菜在鱼》、《酬许五抗作》(第二次用原韵)、《一至七言诗》等。其中广为流传的有《菊花》、《思惟诗五首》(下篇)和《愁感诗三首》(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