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漫步在伦敦老城区,游客很少能看到宽阔、豪华、现代的门廊,但从屋顶的一座石雕、挂在窗户上的蕾丝窗帘、挂在大厅里的水晶吊灯中透露出古典而高贵的气质。一问,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这里是英国女王最爱的下午茶最佳去处。历史上曾经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公爵...仿佛每一块砖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默默的展现着历史的厚重感。与一些新兴国家的人迷恋新设施不同,在英国,似乎房子越老价值越高,老房子的古典气息在很多人眼里只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伦敦的面貌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说到伦敦的怀旧,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还有独特的交通工具和市政设施。红色电话亭和黑色老爷车风格的出租车在古老的街巷中交相辉映。根据这些形状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如钥匙链、茶叶盒等也深受游客喜爱,这样独特的设计也成为了伦敦的象征。伦敦没有摩天大楼,房子大多只有四五层,高的有十几层,低的只有二三十层,而且很少。除了老建筑,伦敦还有620多处文化设施,数百个公园和四通八达的交通。
伦敦市中心的街道狭窄而曲折。尽管交通拥堵一直是市政府头疼的问题,但政府并不打算拆除旧建筑来拓宽道路。进入伦敦中心区的车辆受到严格控制,收取高额入场费。发达的地铁设施大大缓解了伦敦的交通压力。去年,伦敦市政府计划效仿纽约,在市中心建造几座摩天大楼,但遭到大多数人的强烈反对,他们担心这些摩天大楼会遮住白金汉宫和大英博物馆的光芒,使这些历史建筑存在于现代化的阴影中。最终,伦敦金融城不得不宣布放弃该计划。英国人并不羡慕住在高楼里,享受悠久历史带来的乐趣才是这个岛国人民的追求。
伦敦并非没有现代建筑。站在泰晤士河畔,沿河眺望,你会看到摩天轮“伦敦眼”、全钢千年桥、螺旋形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等现代建筑。但非常重要的是,这些现代建筑不是以旧建筑为代价建造的,整个伦敦城的特色并没有因为增加几栋新建筑而被破坏。以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为例。它可以与巴黎的蓬皮杜中心相媲美,是世界上现代艺术展览的顶级场所之一。就博物馆的定位而言,建造一座现代建筑似乎无可厚非,但伦敦泰特博物馆是由一座74年历史的废电厂重建的。这座建于1933的发电厂,曾经承担了伦敦近20%的电力供应,却长期被诟病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1982年,电厂终于关闭,但伦敦人并没有轻易放弃旧电厂,而是将其改建为多功能展厅,举办摇滚音乐会、艺术展览和社交聚会,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场所。不久前,伦敦金融区实现了全无线上网。为了不破坏城市景观,无线网络的“节点”被隐藏在路灯柱、标志和交通灯旁边。伦敦向世界大城市展示了传统和现代化并不矛盾的理念。
城市轮廓非常清晰。
张志远在元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伦敦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市的轮廓线或天际线保存得相当完好。所谓轮廓线,就是最能代表伦敦历史和建筑特色的符号,包括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教堂、白金汉宫、塔桥、大英博物馆、海德公园、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等。历代国王的加冕仪式都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白金汉宫是历代国王的住所,长期以来一直对公众开放。海德公园的自由论坛角被称为伦敦的心脏...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它们作为承载历史、记录当下的象征,已经渗透到伦敦人的生活中。对于这些伦敦的珍宝,英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此外,历史悠久的伦敦也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并不矛盾。伦敦的基础设施很先进,但能用多年的老设施都在用。现代建筑和谐地坐落在古建筑中。这是伦敦的脸。
“当我们谈论任何一个城市的特色时,都不能割裂历史。伦敦的特殊面貌与其历史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张在元说,伦敦曾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其建筑风格首先受到罗马建筑风格的影响;此外,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深远,成为伦敦进入现代化城市的转折点。第三,伦敦是海岛城市,不是大陆城市。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其具有全球视野,因此比内地城市更加开放。第四,伦敦的建筑特色打上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文化的烙印。
让原来的人住在原来的地方
伦敦的城市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经济一度发展迅速,伦敦的工厂越来越多,城市面积迅速扩大,进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城市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污染严重,格林威治天文台无法观测,不得不搬迁。许多文学作品描述和批评了当时的伦敦。
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改变了伦敦的传统结构。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伦敦的人口在减少,工厂搬出了城市,大片的港区被废弃。最严重的问题是城市发展不平衡,加剧了社会矛盾。穷人住在东区,这里房屋破旧,犯罪率高,投资短缺。半个多世纪以来,伦敦一直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起初,政府在那里建造了一些高层建筑,但未能吸引私人投资。相反,它破坏了那里社区的和谐。近年来,城市更新战略完全改变了它的思维,将那些衰落的社区视为利用不足的资源,那里的土地、居民的技能和知识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政府加大了对这些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民间资本的进入实行优惠政策,并将这些地区的振兴战略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
事实证明,依靠政府在衰落或老化的城区建设一些高档住宅,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那里的衰落,反而会对老城区造成新的破坏,比如新旧建筑的失衡。同时,旧城的保护可以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但不能保护那里独特的生活方式。城市复兴不仅意味着保存风貌,也意味着保护生命和延续发展。所以在英国旧城改造的时候,要尽量让原来的人住在原来的地方,保护城市原有的社区文化。英国城市规划专家也强调,政府在城市更新中不能包办一切,需要私人资本的介入,但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回顾伦敦的城市建设,还应该提到一场发生在300多年前的大火。在伦敦市中心矗立着一座纪念碑,记录了这场灾难。1666年9月2日,伦敦普定巷的一家面包店突然起火,强风迅速将并不凶猛的火焰吹进了被木屋包围的狭窄街道。这场大火席卷了整个伦敦城,燃烧了四天,包括圣保罗大教堂,数不清的商店和超过65,438+0,000所房屋。伦敦花了半个世纪才恢复。从那以后,伦敦所有的建筑都改用砖石材料。伦敦市政府也意识到城市街区规划的重要性,商业建筑应该远离民用住宅,主要街道之间的距离必须加宽。随后的50年间,伦敦市内竖起了更多的方砖建筑,伦敦东部根据不同的社会功能被建成工业区,西部成为皇家权贵的居住区,南部和北部成为大部分平民的住所,伦敦市中心腹地被规划成为金融中心。城市风貌的改变不仅让伦敦成为国际大都市建设和设计的典范,也让欧洲邻居清楚地认识到大城市人性化建设对当地发展的重要性。
伦敦城市建设的三点经验
张在元与伦敦市容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有过多次交流。他告诉记者,伦敦的城市建设主要有三点经验。首先,城市规划靠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一个城市要想规划好,建设好,就必须遵守规则。伦敦在城市规划和控制方面有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新建筑的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老建筑的保护,老建筑不允许新建到什么程度,都要经过论证,由委员投票集体决定。伦敦的七大建筑元素受法律保护。城市的氛围也包括城市的人的素质。如果人们非常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典故,并且发自内心地谈论它们,那么整个城市会感觉更加生动。在英国,随便问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几乎可以说出很多关于白金汉宫的故事。这与伦敦市政府和媒体对城市的宣传密切相关。伦敦不仅开放一些博物馆和宫殿供公众参观,还经常在教科书中介绍重要建筑的内容。
此外,一个城市能否运行良好,必须在城市战略、规划和管理三个层面下功夫。如果我们忽略了从头到尾的工作,孤立地谈论计划是没有意义的。城市发展的眼光,城市的决策能力,都是一个城市战略家必备的要素。城市管理也很重要。如果行人在不允许行人的地方通行,人们在不允许停车的地方停车,那么城市规划再好,人们也不会认同。
张在元认为,在这三个因素中,品质的提升会很快见效,通过一些纪念册、美术馆、博物馆的开放,人们对城市的了解会迅速增加。但是另外两个因素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张在元把一个城市的发展比作一个人的发展,“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个成长阶段都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张在元说,首先要尊重历史。历史不可中断,不可复制。历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只有把握历史,才能形成一个城市独特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