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思想的历史发展

西汉以后封建时代的大同思想从西汉中期到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停留在封建阶段,没有形成新的生产力和新的阶级,所以儒家的大同理想没有新的模式。农民式的“大同”理想主要通过组织农民起义的宗教团体的一些生活制度来体现,东汉末张鲁的五旬节信仰是最早的典型。道家的大同理想在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365/372/376 ~ 427)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最有影响的模式。

五毒教张鲁占领汉中后,废除官吏,设立“酒祭”掌管朝政。在每个举行酒祭的地区,都摆放着义米和义肉,供行人免费取用。部里的管理强调说服教育,也是先教育违法的人,原谅三次再处罚。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幻想了一个与现实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桃花洞,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们始终处于和平宁静、衣食无忧的环境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几百年来从未听说过外界的王朝覆灭和社会动荡。他们自秦末入洞以来,就对汉人一无所知,无论魏晋。桃花源在中国大同思想发展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1000多年后,幻想逃离现实社会苦难的人们,一直向往着到处都是“世外桃源”,这里成了人间天堂的代名词。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渐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

在近代中国,农民型与道家型的大同理想依然表现,太平天国的天地制和章太炎的武不分(1869 ~ 1936)分别是其中的典型。但在中国近代的大同理想中,是儒家式的大同,被许多资产阶级代表用来表达他们的社会理想,其中以康有为和孙中山最为著名。

康有为写了《大同书》,设想未来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剥削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高。随着国界的消除,全世界统一在一个“公共政府”之下,没有紧迫性。政治上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和国体,没有等级之分。男女完全平等,家庭已经消灭,没有父权制和夫权的压迫。

孙中山大同理想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国有,大企业国有,但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存在,资本家和打工仔继续存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国家举办教育、文化、医疗等公益事业。供市民享用。

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压迫、贫富分化、危机和失业,但他们的大同理想基本上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化。康有为的现实主张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他不愿意马上实施他的大同理想,主张在遥远的将来,经过缓慢的改良,“你的标题...会逐渐被废除,回归大同”(《大同书》)。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孙中山要求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将其大同理想付诸实践,要求“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战而成”(《孙中山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