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的夏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

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7月,北京白天最高气温达到44.4℃,是北京历史上的最高气温记录。当时有多热?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场景:

7月的河北省高邑县,1743,站在墙根的树荫下还是感觉像被火烧一样。太阳下的铅和锡被烧掉了,许多人渴死了。《高邑县志》记载。

1743的7月山西省浮山县,路上很多行人被热死。北京的情况更严重,在北京做生意的福山人也被热死了;《浮山县志》记载。

1743年7月的天津县,土石方被烤焦,桅杆顶上锡做的装饰物被太阳熔化,很多人被热死。《天津县志》记载。

当时“热灾”波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都有中暑死亡的人。根据当时的官方统计,从65438年7月到1743年7月25日,仅北京郊区和市区中暑死亡人数就达到了11400!可见当时的高温天气已经是天灾了。

乾隆八年的时候,工业还不发达,环境污染也没有近代那么严重,但是出现了超高温的极端天气。原因是什么?造成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球内部的运动,二是星系的周期性运动。

如果对地球的环境变化做一个统计,会发现在某一段时间内,地球上会出现严重的极端天气,比如明末的小冰期,广东下了大雪。这种情况一般是周期性的,当地球或整个太阳系运行到一定位置时就会发生。

地球的内部运动也会产生极端天气。比如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导致北半球天气异常。接下来的一年,很多地方发生了严重的灾害,夏季出现了罕见的低温。当时欧洲,北美,甚至亚洲也受到影响,导致中国和云南发生饥荒。

乾隆八年北京的高温至今仍是最高纪录,但究竟是地球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造成的,尚无准确结论。现在我们都有空调了,可以轻松的在40度左右的炎热天气中度过夏天,所以很难理解古人当时是如何在44.4度的环境中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