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简介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岷江东岸凌云寺一侧,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交汇处附近。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历时约90年。

大佛由乐山大佛、凌云山、吴优、大卧佛等景点组成,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8 10 8、大佛九曲栈道施工前已围挡隔离。

建造历史:

古乐山,三江交汇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凌云山脚交汇,水势颇猛,舟系列常被颠覆。

每年夏季洪水,河水都要撞上山壁,往往导致船毁人亡的悲剧。

海通禅师为降低水势,造福众生而发起,并招募人力物力修复。

佛像的建造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佛到肩,僧海通死。

海通去世后,项目一度中断。

许多年以后,我们剑南西川的使者张秋、琼捐资,海通的徒弟带领工匠继续修建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缴纳麻盐税,使得工程进展迅速。

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建设者张秋和琼搬回家做户部部长,工程又停了。

40年后,剑南淅川使者魏高捐资继续修建乐山大佛。

经过三代工匠的努力,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90年完工。

佛像结构:

1,基本外观

乐山大佛头与山平齐,踏河,双手触膝,佛姿匀称庄严,坐在山边的河面上危坐。

大佛高71m,高14.7m,宽10m,1021髻,耳长7m,鼻长5.6m,眉长5.6m,口眼长3.3m,颈高3m,肩宽24。

在大佛左右两侧的沿河峭壁上,有两尊高达16米多的护法王石雕,与大佛共同构成一佛两王的格局。

还有数百个佛龛、数千尊石雕与天王共存,如今汇聚成一个庞大的佛教石雕艺术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起点,全长近500米。

右边是九曲栈道,唐代大佛挖掘留下的建筑和祭祀通道。

佛像雕刻后,有七个亭子(九层或十三层),称为“巨佛阁”和“大象阁”。佛阁屡建屡毁,宋代重修“凌云阁”“天宁阁”。“洪堡亭”建于元代;“佛棚”建于明朝崇祯年间,“佛亭”建于清朝,最后被毁。

2、石头卷曲

大佛顶上有1051只蜗牛,是1962维修时用粉笔数的。

从远处看,发髻与头部融为一体,但实际上是一颗一颗地嵌着石头。

单个发髻根部有明显的拼接裂缝,无砂浆粘结。

馍馍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每层厚度为5-15mm。

在1991年的维修期内,在佛像右腿凹陷处发现了三块蜗牛石的遗迹,其中两块较为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3.木制耳朵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个深约25厘米的洞,维修工人从洞中取出许多碎物,仔细查看腐朽的木泥。

这就印证了南宋范成大在《武》中的记载“天下佛像之大,其耳犹为木”。

所以里面露出三块木头,就形成了成品字形。

说明凸起的鼻梁也是用木头做内衬,用锤子灰做装饰。

但无法考证贞元十九年建成时是否如此,也无法考证后人是否采用了这种技术进行修复。

4.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的耳朵和头部后面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蔽的排水系统,对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这样佛像就不会被雨水侵蚀。

清代诗人王世贞写过一首关于乐山大佛的诗,“泉自古佛髻流”。

大佛头上的18层包子中,第4层、第9层和18层分别有一条横向排水沟,用锤灰装饰,远远看不到。

衣领和衣线也有打褶的排水沟,前胸有一条左手拆解面沟,与右臂后侧沟相连。

耳朵后面,靠近悬崖处,有长9.15m,宽1.26m,高3.38m的洞穴;胸背两端各有两个孔,互不贯通。右孔深16.5m,宽0.95m,高1.35m,左孔深8.1m,宽0.95m,高1.1m。

这些奇妙的沟渠和洞穴构成了科学的排水、防潮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和防止侵蚀性风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山泉的汇合,两个洞穴的内崖壁上凝结了厚度约为5-10 cm的钙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的崖壁仍为红砂,相对干燥。

两个洞窟,相互阻隔的洞壁湿漉漉的,底部有水,不断有水从洞中淌出来,所以大佛的胸部宽约2米。

很明显,这是因为这个洞没有被穿透。

不知道建筑商为什么没有打通。

5、胸碑

据1962维修负责人黄和罗恒恒介绍,发现大佛胸部有一个封闭的隐藏洞。

当我打开这个洞时,我看到里面装满了废铁、磨损的铅皮、砖块等。,而封门石实际上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编年史。

唐代大佛建成后,为保护其免受日晒雨淋,建了一座木亭。

从大佛的膝、腿、臂、胸、脚背等部位留下的众多柱基和桩孔来看,很明显这里曾有一座大佛亭。

宋代重修,名曰“天宁阁”,后毁。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天宁阁编年史碑唐嵌在了大佛的胸前。

维护人员将纪念碑移至海通洞保存,但在1966被破坏。

扩展数据:

设计特点:

乐山大佛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蔽的排水系统,对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大佛头部18层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分别有一条水平排水管,右胸向左还有一条排水管与右臂背上的排水管相连。

耳朵后面,靠近悬崖的地方,有左右相连的洞穴;胸背两端各有一个洞,但并不互相钻透。这些沟渠和洞穴形成了科学的排水、防潮和通风系统,以防止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着大佛左侧的棱形云栈道可以直接到达大佛底部。

在这里仰望大佛,你会感受到天的高度。

雕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

栈道是沿着佛像的右崖开凿的,极其陡峭,曲折了九次才到达栈道的顶端。

这是大佛头部的右侧,是凌云山顶。

这里可以看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

大佛顶上有1051根头发。

从远处看,发髻与头部融为一体,但实际上是一颗一颗地嵌着石头。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个深约25厘米的洞,佛耳长7米。它不是由原岩制成,而是由木柱制成,并用锤灰装饰。

在大佛的鼻子下端也发现了一个洞,露出了三块木头和一个成品字形。

说明凸起的鼻梁也是用木头做内衬,用锤子灰做装饰。

大佛胸前有一个封闭的隐洞。

《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编年史。

洞内填满了废铁、磨损的铅皮、砖块等。

据说唐代大佛建成后,为保护其免受日晒雨淋,建了一座木亭。

从大佛的边缘、腿、手臂、胸部和脚背上留下的许多柱基和桩孔,可以清楚地看出曾有一座大佛亭。

宋代重修,名曰“天宁阁”,后毁。

维护者将纪念碑移到石海洞保存,但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宗教内涵:

乐山大佛是弥勒佛。

唐代崇拜弥勒。

佛经上说弥勒佛出生时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下令编造一部《大云经》,证明她是弥勒佛转世。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民众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登上了王位。

因为武则天的大力倡导,塑雕弥勒佛之风风靡全国。

乐山大佛的修建距离武则天时代只有20多年,所以海通修建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弥勒佛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与镇江大佛平息洪水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中国汉代的佛教文化中,弥勒神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阶段是娇娇弥勒从印度传入中国。第二阶段是“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阶段是布袋弥勒佛。

乐山大佛是“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佛。

根据《弥勒经》中的描述,弥勒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善”,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要有异于常人的特征。

乐山大佛的整体造型非同凡响。头上的发髻,宽宽的肩膀,又高又长的眉毛,圆圆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经典的规定建造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大佛身上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结实的肩膀和饱满的乳房,体现了唐代崇尚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的姿势是双脚自然下垂,与印度佛像的“打结”姿势不同,因为大佛是为了节水而建的。这种稳扎稳打的坐姿,可以给船工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弥勒佛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一个叫齐本的和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