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拿磐石镇?怎么来的?
磐石古称“番禺”,城内有珍珠山,故又称珠城。早在南宋靖平元年(423年),永嘉郡守谢灵运驾船到番禺务农,写下了《去番禺海口》这首诗。岩石还是一滩,所以谢的诗里有“徘徊在碧沙竹”的句子。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在温州甪直路修建瓯江沿岸堤塘,从此开发了岩石周围的土地。唐朝元年(888年),旅行家僧肇大师在石崇创办了一座佛寺,名为四合院(今信义寺),佛教文化开始渗透。宋建言四年(1130),高宗皇帝赵构为躲避金人的困难,来到大海取暖。随行人员包括判南龙、上岸考察、弃职留的徐州蜀,其后为三年(1207)进士吴都(原泰顺),礼部尚书。真正发展起来并声名鹊起的岩建于明朝初年。明初,在乐清盘石镇新野寺,方国珍余党与海上海盗勾结,扰乱沿海地区。洪武八年(1375),朝廷决定在磐石设驻军,都督等官九十人,五千户,每千户士兵1260人,警卫5600余人。管辖范围东至楚门港,南至官宁村(今永强),蒲圻千户也属管辖,西至温州圩。不是,盘石镇新野寺军人较少。洪武十七年(1384),因为倭寇在海上猖獗,朝廷命令国君唐河巡查海岸,唐河来到岩下监督城市建设。20年,建城改称“岩”,意为“坚如磐石”。岩地处东瓯军事战略要地,发生过多次抗日战争。嘉靖三十六年(1557),著名抗日名将戚继光助宁波抗日。为了不惊动城里的居民,他在城外驻扎了军队。次日攻关头敌,战于十里,敌逃。嘉靖四十四年(1565),温楚兵为宪察将(宁国人,嘉靖二十八年进士),重修岩城,高三尺。这四个门是:东应晖,南镇江,西苏晴和北承恩。水门二号,城垛1790。从此城内设防,兵荒马乱,一直到明朝末年。清顺治四年(1647),魏明所废弃,改盘石营,称“盘石营”。顺治十五年(1658),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舟山归来,于十一月初七,合力入瓯江,攻盘石城,驱逐清军。第二日,进乐清,分兵驻蒲圻。驻守岩石5个月,16年4月撤退。郑成功的反清运动唤起了当地民众的民族意识,纷纷支援粮食。清廷下令长江沿岸居民迁往内地,并拆除了岩城,岩城已成废墟。康熙八年,展览开始,迁出的人陆续返回。康熙二十七年,城重建。经过康乾两朝的休养生息,山石又开始兴盛起来。民国光复后,地方士绅吴喜洲组织自治会,响应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统治,接受先进思想人物不断涌现,如朱留学德国学理工科,吴百衡创造国资,被称为“乳王”,都影响了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先进青年参加了革命工作。经过历次运动的洗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磐石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温州电厂的兴建,港口码头的建立,莱斯染厂的搬迁,都给磐石带来了繁荣。尤其是服装行业异军突起,闻名中国。街道建设包括应晖路、诸城路、农贸路和镇前路的开发,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锐人物有著名作家葛五蛟、经济学博士林建海、社科院教授戴志贤、有教养有见识的朱烈老先生等等,为摇滚和人文带来了荣耀。浙江省乐清市盘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