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如何提高历史教学基本功

首先,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历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教材处理技能、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能力、历史绘图能力、多媒体应用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知识结构、地理、政治等,这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前提。教材处理能力需要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下,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历史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具体、准确无误、逻辑性强、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感,这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历史教师的板书要突出重点,体现知识结构,实用、工整、美观,让学生一目了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产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倾向;历史画和多媒体技术独特的动态效果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这些教学基本功既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青年教师努力的目标。他们需要青年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锻炼,在学习中积累,在总结中提高。

其次,用好高考题,练好题,提高教学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和社会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是国考通过率和高考成绩。历史教师如果不能在两个率上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就很难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舞台上。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很多。我认为以教材为素材,以大纲为纲,高考题,练好题为课堂教学延伸的尺子,是非常重要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是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教学的主要依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基本的教学方法都讲得很清楚。青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熟悉它们,它们的意义就不用讨论了。高考试题是国家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国家考察学生能力的极限,是教学延伸的标尺,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统培题是全国各地教研专家对高考趋势和能力测试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果。它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任何一个高中老师都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作为青年教师讲课用书的内容,如果不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挖掘,是不能满足高考和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的。那么教材的内容延伸和转移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必须用高考题和统训题目来衡量。青年教师只有将教材内容与所选考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当前历史教学的重点和前沿,也才能懂得如何讲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

比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时,可以把近几年(最好是十年内)的高考试卷和习题找出来,找出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问题,无论是选择题、材料体例还是问答,系统地做。要对比教材和试卷的内容,分析哪些题是教材没有涉及到的,哪些内容是教材知识点的延伸,哪些题与教材关系密切,哪些知识点在考题中出现多次,出现的频率如何。通过对试卷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对比分析,解决“教材的内容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比如“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为什么农民战争不能取得中国近代革命的胜利?”《太平天国运动》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谈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但要回答“为什么农民战争不能取得中国近代革命的胜利?”这个问题,教科书的内容显然是不够的,教师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否则就无从理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这一科学结论。因此,阐明农民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局限性,是教科书应该延伸的内容。通过对高考题和统训题的分析,我们会认识到考试中经常出现“中国的土地制度”和“高级部长新篇章”,这些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讲透。同时,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统一训练试题和答案,找出自己在知识、理论、答题方法上的问题,通过学习、归纳、总结,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解决不能回答高考题的问题。同时,将收集到的数据和高价值的问题设计记录在教材的空白处,在备课时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相关内容有机融合,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教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教学目标的解题策略。学生的学习必须有一个平台或载体,通过这个平台或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有很多,但更直接、易操作、有效的方法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它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在我看来,所谓的问题教学法,就是“内容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问题训练”的教学。通过用问题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合作学习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如“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其背景、过程、结果(或评价)是要点。根据这些要点,我们可以设计很多小问题,比如“65438-09年的60年代,清政府面临着怎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的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什么异同?洋务运动的兴起有什么好处?”“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我们将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讨论、交流来解决这些问题。有了对学习的把握,有了具体的思考目标,学习也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内容也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当然,历史问题要精心设计,要遵循启发性、趣味性、创新性、能力性、梯度性原则。在谈到“Xi事件”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Xi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你觉得蒋介石怎么样?中国为什么提出和平解决Xi事件的主张?和平解决Xi事件的意义何在?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和Xi事变前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能随着矛盾的发展变化,深刻理解中国灵活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和策略,起到激发兴趣、化解困难的作用。

加强课堂教学反馈,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对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没有给予足够的考虑。有的甚至认为,教学内容讲完了,就是学生的问题。这种思想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差。“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如果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也就是老师的教学没有效果,就很难成为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反馈环节,以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检测教学目标的方法有很多,如课堂提问、课堂测验等。训练应该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师要通过学生及时反馈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加强学习指导,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任务。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讲求教学效率,避免课后或高三补课。

问题设计难是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觉得设计历史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对于学困生,要求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达到应试水平;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比国考要求略高,比高考难度小;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日常教学要贴近高考难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梯度。比如在“美国霸权政策”一节,可以设计以下问题:美国的“冷战”政策是什么?“冷战”政策能够实施的原因是什么?“冷战”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美国政府如何推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冷战”的结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通过这套题型,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深入挖掘了问题,满足了对所有学生的教学要求。

第四,调整教学反馈策略。加强课堂教学反馈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课堂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每节课的课堂测试、单元测试等。,也可以是问卷。

老师要“善于提问”,给学生清晰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握学生的求知心理,做到“善于提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在讲“辛亥革命的爆发”时,如果单纯地问“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有些同学就会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样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你问一个不同的问题可能会更好。"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是什么?"学生马上会联系两节课的内容来考虑问题,组织也就清晰了。最后,他们会告诉学生,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调整作业内容和留作业方式。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天天写作业,一听“作业”就头疼。是对学生进行作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通过作业让学生了解老师是如何教学的,从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谈谈作业的意义。作业不再是学生单方面的事情,而是老师的“帮助”,可以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要调整作业的内容和留作业的方式。课后我们不应该留作业,更不要说抄书了。要留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热情的开放性问题,如“有史学家说杨贵妃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学生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学生要想回答好这些问题,不仅要复习课本的基础知识,还要查找资料,与同学、老师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主动学习不是比被动死记硬背好多了吗?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就作业中的问题与学生进行“笔谈”,交流思想感情和学习经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启迪学生智慧,学生会有亲切感,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这种情感和智力上的“投入”,可以达到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怎么会不愿意学历史课?学生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后,可以做一个本章的知识结构图,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还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套试卷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从教师或提问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所学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教材,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疏通师生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到达学习情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没有学习的信息反馈,教师的教学是盲目的。试卷测试只能检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无法知道学生想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什么,想让老师说什么,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便于师生的思想交流和信息反馈。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要求,增加对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每学期可进行2-3次问卷调查、个别谈话或小组讨论,真诚征求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如是否讲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如何讲、各种问题如何讲等,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调查结束后,教师必须回答学生的问题,尽可能及时满足学生的要求。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做不到就做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体谅和理解老师,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感情和相互理解,让学生觉得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这种心理交流会让历史学习变得更加愉快。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青年教师需要把实践当作最好的课堂,把工作当作最好的训练,在工作和工作中学习,积极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