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经济结构
1.高效农业与丝棉纺织业并重的江南经济。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江南,自唐宋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明清时期江南的开发主要是合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进一步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江南经济的特色之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丝绸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是江南经济的又一特色;市场开发起步较早,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集散地为主的城镇密布;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例高,城镇化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
2.以外贸为导向的珠三角快速崛起。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一般始于宋代。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到清朝中期,它已经成为中国的先进国家之一。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市场机制的初步形成,商业人口的迅速增长,一个以外贸为导向,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形成。
3.华北平原。华北平原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位于黄河下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在12至14世纪的数百年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遭到破坏,经济地位发生逆转。明代,政府的移民和垦荒政策使华北平原的经济再次崛起,并在清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华北平原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种植结构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和农村市场网络的形成。
4.长江中上游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出口区。江西在长江中上游最早,从元末开始向湖广移民。两湖开发正是随着江西移民的大量涌入而开始的,第一次高潮在明朝中期,第二次高潮在清初,并进一步推广到四川盆地。“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和开发过程;到清代前期,已经形成了“江浙粮米历来归湖广,湖广归四川”的粮食供求格局。长江中上游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出口区的确立,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对江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5.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王朝建立后,大力开发和治理边疆地区。其中,《经济效益》的作者是东北平原和台湾省。经过近200年的移民开发,到清朝中期,东北和台湾省的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新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和商业也初步发展起来,为今后更大规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发展商品流通。
1.流通范围扩大。明代长期禁海,长江航运不发达。南北贸易主要是运河,东西贸易主要局限在长江中下游。到了清代,随着海禁的开放,华北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东北、台湾省等新地区的开发,沿海、沿江贸易大规模发展。
2.流通规模的扩大。清代中国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都比明代有很大增加。税收的增加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流通规模的扩大。关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清初,全国主要税门的关税没有明显变化,税率也没有明显提高。因此,税收的增加主要是商品流通增加的结果。
3.流通布局的变化。这在货币、关税和税收的设置上得到了体现。像明朝的禁海。清朝闭关锁国!
第三,形成城乡市场网络体系。
明代南北的物资交流主要依靠京杭大运河,流通枢纽城市多集中在运河沿线。到了清代,沿海和长江航运逐渐取代运河成为中国主要的流通干线,一批重要的沿海和长江流通枢纽城市迅速崛起,如上海、天津、广州、厦门、重庆、汉口、九江等。这些城市大多在鸦片战争后成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农村集市的发展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