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的艺术特色
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作为宋元时期南戏的古老剧种,近代以来受到闽剧、京剧、文明戏的影响,但由于声控、方言、欣赏习俗等因素,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没有被其他剧种同化。这种戏剧,在保存古代剧目、音乐曲调、表演仪式、表演节目等方面。,以其惊人的艺术形式而闻名。
一.历史演变
莆仙戏历史悠久,因为它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的百戏。当时的中国北方成为互相争夺的战场,战争频繁。中原人民南迁福建等地,中原各种戏剧南下。唐代民间歌舞中流行莆仙、仙游,唐代“百戏”又叫“散曲”,是杂技、歌舞、曲艺等艺伎的总称。据景德镇邓川(宋代沙门道原篡位者)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3),福州玄沙寺方丈宗彝大师“南游莆田,县上安排百戏迎客”。
宋代兴化文化比较发达,在国外升官、任职的文人很多。他们中的一些人擅长旋律、歌词和歌剧。北宋末年北方战争期间,北方人迁居福建各地,包括宋杂剧、歌舞等艺妓艺人,使北方杂剧流传全国,对地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莆仙、献县“百戏”吸收了宋杂剧的表演。同时,这种流行的民间歌舞剧还吸收了、楚歌谣和杂耍表演,逐渐形成了既有戏剧故事,又有在剧场棚内表演的唱、做、读、舞、装综合的剧种。当时称之为“优剧”。兴化民间优秀的戏剧表演形式多样,包括杂剧、木偶戏、歌舞和杂艺妓,因为在宋代,莆田。
宋末至明初,由于福建海上交通非常发达,莆仙与仙之间的商业和对外贸易逐渐繁荣,流行于杭州、温州等地的南戏传入兴化。兴化杂剧吸收了温州的戏曲和表演,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剧目和表演艺术,成为当时流行于东南沿海的所谓“南戏”之一。
元末明初,兴化杂剧吸收了海盐、余姚、益阳、昆山等地的艺术营养,并进一步融汇、丰富,形成了兴化戏,又称“兴化戏”。因为它的角色,它有七类,即生活、美、美、丑。
如今温州的南戏早已销声匿迹,而莆仙戏却保存了大量宋元时期的南戏剧目。据1962调查,除了被称为“第一戏文”的王魁、蔡伯杰外,还有张协状元、刘、、杀狗、小孙兔、苏秦等。尤其是被誉为“宋元三大剧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我国最早的南戏剧目,流传至今。
“兴化戏发源于宋,盛于明”(《陈墨闽中杂记》清)。明清时期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
在明代,杏花戏很流行,人们会在节日,婚礼和生日,或游戏中表演,以迎接神灵。当时,杏花戏还大量移植和改变了其他声腔的剧目。杏花戏的流行和影响最终被理学捍卫者所容忍。明朝万历年间,莆田有个读书人,曾为他的百姓立下家训,“不入俗,听女爬庙,出门看戏。”
康熙三十四年(1695),各戏班有三十六套妆台,非常华丽。当时戏班共有32个班,包括明升、翔凤、碧兰、呼兰、庆顺、金吉、圣丰等,比康熙三十五年增加了12个班,可见该剧的繁荣。光是清道光年间的仙游县就有60多个戏班,但仙游戏班用纯正的兴化话演唱的莆仙戏却让外国观众一个字都听不懂。演员过去被称为“梨园子弟”,剧目内容多为“忠孝节义”,“此风已在此数百年”。这说明莆仙戏的传统剧种大多最擅长把历史故事剧作为自己的悠久传统。
据调查统计,从清中叶到清末,莆田、仙游两县的戏班有150多个,各行各业都有戏班组织。兴化班的演员都是男性,清初只有女演员参加演出。当时戏班不仅演出传统剧目,还编创时事剧,人们称莆仙地区为“西窝子”。
众多的戏班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莆仙戏传统剧目。据统计,有5000多、8000多册,其中有大量的明清传奇戏曲,尤其是历史剧,此外还有全国罕见的戏曲。商周、春秋时期的周幽赞与勾践、越王、秦始皇、汉武帝、汉文帝、霸王别姬,之后是隋文帝、武则天、唐、李渊、唐朝。
辛亥革命前后,杏花戏舞台上出现了林则徐、蔡锷等时装剧,宣传反帝反封建,宣扬民主自由进步的思想,促进了杏花戏的艺术创新和发展。
兴化七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八仙子弟”制度。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莆仙戏团有“八阳”、“八燕”之称。清末,莆仙戏班发展很快,角色也相应增多,一般是九到十个,角色比较多。比如莆田全富春剧团的分支机构单薄,角色多,需要两艘戏船才能承载。1930左右,莆田县一等剧团仍维持这一体制,女演员也走上舞台,女班相继出现,如摩登、themoon、腾房等。此时,兴化戏班也扬帆海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兴化华侨聚居地演出。萧声黄文迪、花旦王育琨、小丑王镇和金榜的演唱技巧深受南洋华侨的赞赏。
抗战时期,莆仙戏从剧目内容到表演形式都进行了实验性的改进。仙游县还成立了仙游县模范音乐剧队,演出了《斩普龙》、《梁红玉》、《活该你家》、《马》、《狼狗反抗》等一批改良剧,影响很大。抗日战争胜利后,地方戏剧改良委员会和乐团解散,许多剧团相继解散,许多艺术家弃艺转行。建国前夕,莆田、仙游两县只有30多个戏班,而且很多戏班不全,设备简陋,难以维持,濒临绝境。
50年代初,许多专业剧团相继成立,杏花戏更名为“莆仙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莆田、仙游等地出现了作家群,汇集了陈、、柯如宽、杨梅轩等一批老、中、青年剧作家,对莆仙戏的丰富遗产进行整理和改编,涌现出陈的《重逢》和田汉的《春草奔月堂》等一批优秀剧目。后团圆1959去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演出,次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美术片。1979年《春草赶厅》赴北京参加国庆30周年演出,获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后来被香港凤凰电影公司改编成古装故事片《龙族之夫》。
为了发掘和收集莆仙戏的遗产,两县还成立了编剧组。截止1961,已征集购买莆仙戏传统剧目5000余部,演出文稿8000余部,录制整理音乐作品1000余部。老艺术家黄文迪还组织莆田县艺术学校的老师和老艺术家编写了一本书《莆仙戏传统概论》,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20世纪80年代是莆仙戏历史上的又一个辉煌时期。短短几年间,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新剧,如的《新亭泪》、《丑小鸭传》,姚清水、齐宗登的《状元与乞丐》,周的《秋风诗》,姚清水的《逃难记》、《杨梅轩》等。陈、、分别出版了自己的戏剧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