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是在哪次战役中被清军将领杀死的?
嘉庆三年(1798)六月三日,太平军利用窑洞进攻全州,但太平军无意固守全州。第二天,全军弃城北上。
5日,太平军水陆并进,水路与楚勇交战。经过几天的战斗,太平军放弃水路,烧毁船只,放弃辎重,由陆路进军永州。由于清军人数众多,太平军守军陆续撤退。
江忠源在蓑衣道口设下埋伏,砍倒树木,封锁河道,与太平军激战两昼夜。南王冯云山中枪而亡。
扩展数据:
太平军在蓑衣渡江受挫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
首先,战略目标与战役指挥脱节。太平军从永安突围的战略任务是:出广西,出兵北上,建立基础,开办“小乐园”。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没有正确处理战略全局与局部战役的关系。
太平军本应迅速行动,以免耽误,攻打湖南长沙。这是发展革命形势的战略转移,围攻全州十一天,应该不费时费力。
事实充分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主观上犯了轻敌的错误,认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占泉州城。然而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
不仅伤亡惨重,南王冯云山也在泉州受伤身亡。太平天国过早地失去了一位勇敢、果断、能顾全大局、协调内政的杰出领袖,这的确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
正是因为围城的惨重伤亡和冯云山的不幸牺牲,太平军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失去了理智,才要全力打下一座无足轻重的泉州城。这是农民狭隘复仇思想的反映。
第二,麻痹和低估造成了蓑衣渡江的失败。太平军围攻全州的时候。被救的清军个个胆小怕战,在离残十里外扎营,怕死,坐以待毙。由此,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产生了严重的轻敌思想,认为清军不堪一击。
太平军撤出泉州,北进,放弃了审时度势、灵活机动、东调西突、迂回包抄等惯用战术。其实是敲锣打炮,大摇大摆的坐着轿子出城,盖着河。如果太平军在去蓑衣渡的路上。
我们可以先派出先头部队和精锐士兵,在途中清剿清军,或令敌人自卫,或驱逐被阻之敌,清除河上障碍物。它的舰队可以顺利通过。因为太平天国的领袖们高估了自己,过于相信上帝,大大咧咧,不知道敌情,疏于防范,才造成了水一渡的战败。
百度百科-冯云山
百度百科-江忠源
百度百科——失落的衣服穿越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