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围屋与梅州围屋之比较

河源围屋和梅州围屋基本相同,但由于面积太大,在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差异。区分细节,要从历史和地域来区分。严格来说,客家地区的建制最初是河源龙川,一般来说是古龙川县,包括河源、梅州、韶关、惠州、江西、福建、揭阳。这是不成熟的。由于历史的发展和中原人的迁徙,这一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客家人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后来地区行政进一步细分,于是江西一部分是赣州的客家,揭阳一部分是潮汕海关,福建是那里的客家海关。那么自然就在广东这一带形成了以河源龙川为中心的粤东北客家中心区,主要是河源、梅州、惠州、韶关。所以这一带的风俗习惯都差不多,客家方言也基本相同。虽然很多口音不一样,但是表情和文字基本一致。我刚才说了,这个地区和古龙川的客家地区是一样的,其他地区的客家人有我们的影响,所以我们也有他们的影响。自然可以知道河源、梅州、惠州、韶关的客家人都是比较相似的,这就是差异的原因。这也回答了部分河源人低估自己,部分客家人总以为梅州什么都是正宗的谬论和不自信。

嗯,粤东北的行政区划也已经划分的很详细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梅江地区,即梅县地区和东江地区,即河源、惠州、韶关翁源、新丰县的部分地区。我的梅县地区暂时不包括梅州的兴宁市和五华县,因为五华县(当时叫昌乐县)等这些地区属于东江地区的行政管辖范围,所以现在梅州的客家话和方言。

所以可以讨论一下河源围屋和梅州围屋的区别。如果把梅州外府和河源外府相比较,五华县和兴宁市是分水岭。五华县和兴宁市大部分围屋的装饰、布局、建筑风格与河源、惠州、韶关等地相同,但梅县地区也管理了五华县和兴宁市近几百年,所以他们的很多客家建筑与梅县地区非常相似。

如果比较的话,梅州地区的围屋很多风格都和福建闽南、潮汕地区的围屋差不多。河源地区很多封闭式的房子和江西、韶关、惠州的房子差不多。梅县地区后来成为非常密集、文化发达的客家地区和桥头堡,很多客家人从这里迁徙到很多地区,比如惠州、深圳等。建筑以东江地区为主,而不是梅县地区。也就是说,河源东江地区的客家围屋保留了中原大宅的风格,并结合其他影响,是一种具有方形特征的建筑,多有阁楼和炮楼,多有结合风水的基本格局的客家建筑。然后梅州的客家建筑多为花台后带圆弧的半圆形(河源花台后的围屋多为方形)。建筑以客家基本格局为主,变化不大,多为二门三厅。装修风格和闽南、潮汕地区差不多,比较细致,而河源、江西的围屋则比较粗放。

因此,梅县地区连同后面的兴宁市、五华县为梅州地区,形成福建土楼、半圆形围场、方形围场、方形围场加角楼、半圆形围场加角楼,或组合围场加角楼或方圈。河源地区的特色客家围屋主要是方形围屋、带角楼的半圆形围屋,再根据风水在客家围屋的基础上建造而成。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气势恢宏的带角楼的客家围屋和特色的客家围屋,而像福建土楼和梅州花萼楼这样的建筑几乎没有,这就是一般的表面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