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分别是甘肃大地湾文化、河北裴李岗文化、河南裴李岗文化和山东北辛文化。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在最初的报告中,在磁山遗址中发现了一块红色的锯齿形陶器,后来被证实是混入晚期文化的彩陶。渭河流域的每个大地湾文化遗址都有彩陶。今天,在中国各省区发现的所有史前文化中,只有大地湾文化中发现了7000多年前的彩陶。毫无疑问,它是中国最早的彩陶。
1、彩陶生产技术条件
我们从上面的介绍中了解了陶器起源的过程,基本明确了陶器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彩陶是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陶器发展的几千年里,制陶技术并不成熟,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达不到。所以彩陶是在陶器产生几千年后才出现的。从陶器的出现到彩陶的制作,是一个长期探索、反复试验、不断完善的过程。
陶器制作之初,没有装饰图案,但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用手揉搓、刮片、拍壁等方式留下一些不规则的痕迹。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逐渐把这种不规则的印象变成有意的、有规律的图案,如一排排的挑刺图案、一圈圈的手坑图案。早期陶器上出现的大量绳纹,是将绳辊壁缠绕在木棒上形成的装饰图案,既能增强陶胎的牢固性,又能起到美化陶器外观的装饰作用,一举两得。后来装饰图案越来越多,逐渐演变成简单的装饰图案。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陶器的装饰。有了技术条件,彩陶就产生了。
彩陶是将各种天然矿物绘制在陶器上,形成五彩缤纷的图案,使陶器不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产品,还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大多是先画在陶瓷坯体上,再入窑烧制而成。经过化学变化,颜料与陶瓷坯体融为一体,因此彩陶颜色不易脱落,经久耐用,美观大方。还有一种彩陶,直接在烧制好的陶器上画颜料。这种彩陶附着在器物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和脱落。以上两种彩陶在大地湾文化中同时出现,以前者居多。彩陶制作的技术条件有三:一、彩陶制作的首要技术条件是对天然矿物颜料的认识。作为彩陶颜料,高温烧制一定不能分解。比如含量高的赤铁矿,耐高温。而且一定要掌握矿物的显色规律,什么样的颜料烧制后会变红或变黑,这样才能运用自如,制作出理想的彩陶。颜料经过加工稀释后才能使用,粉的厚度和用水稀释的浓度有一个不断熟悉和掌握性能的过程;其次,陶瓷坯体的表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光洁度,颜料才能渗入陶瓷坯体。这需要仔细筛选和淘洗粘土,并在绘制和成型后重复抛光表面。考古发现中的彩陶多为泥质陶,甚至有混砂陶,如新店文化,表面细腻。大地湾文化陶器主体混有细砂,但陶器表面覆盖有光滑的泥质层;第三,烧制陶器的温度越高,颜料的附着性越强,花纹越强。当彩陶烧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逐渐改变陶窑结构,增加窑室密封强度,从而达到彩陶生产烧制技术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