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角遇见何侠古镇

苏北淮安,一定是人杰地灵,藏龙卧虎的地方。

淮安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淮安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岸“四大都会”。淮安是伟人周恩来总理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历史上诞生了伟大的军事家韩信、民族英雄关天培、刘鹗等人。淮安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何侠古镇作为淮安的核心历史街区,2002年被建设部和文化部评为全国首批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足见何侠古镇在淮安古城中的核心价值。

古镇占地3.5平方公里,有一条长长的石头胡同,北起翔宇大道,南至皇家码头,跨度1000多米,包括石头工头、胡阿祥、虎嘴街三条主巷,从镇中心穿过。

镇上另一条有着相同历史的小巷——鉴定街,与主干道垂直,东起何澄街,向西延伸300米,在石头工头处形成“金三角”地形格局。

我相信,何侠古镇的灵魂一定是这两条纵横相连的“长短巷”,与成都的“宽窄巷”遥相呼应。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如说古街比古镇更贴切。

我偶然遇见了何侠古镇。最初的旅行不是为古镇计划的。一大早我从酒店骑上自行车,直奔周恩来故居。结果,我在李运河附近迷路了。然后,在路边狭窄的人行道上的两棵小树后面,我突然看到房子的墙上刻着“江下古镇”四个小字。

生活中的很多惊喜,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我相信,河下的长短巷子,一定是岁月刻意留下的痕迹,让错过的人,再有一次相遇的机会。

网上总结了何侠古镇的六大特色,包括文化小镇、军事小镇、盐商小镇、中药小镇、美食小镇、佛教文化。对于一日游的路人来说,古镇可能有更直观的感受。

(1)文化

毫无疑问,这条河绝对是一个“纯金”文化中心,古镇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据记载,明清两代进士67人,举人123人,翰林12人,素有“进士之乡”之称。至今,该镇完整地保存了许多历史上的文人古迹。

沈坤状元府位于朱巷街状元桥附近。沈坤是淮安历史上的第一秀才,与吴承恩是好朋友。

在状元桥的另一边,也就是何澄街,河边建有一座三层的魁星阁。魁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人们认为魁星是主宰文学运动的神。

吴承恩故居,典型的江淮风格明代四合院民居,主要由吴承恩故居、吴承恩生平陈列馆、玄奘纪念馆、猴王家族艺术馆、六小龄童画室五部分组成。

泊里农民画园,泊里农民画诞生于淮安区泊里镇,以描绘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文化为主要特色,是“中国四大农民画”之一。

河下,自古以来就有对“文化”最深的眷恋和坚守。

(2)古代民居建筑

河下古建筑保存比较完整,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明清建筑主要以石灰、土、砖、木、石、瓦为材料。明清建筑的一个特点是比较严谨、整洁、典雅,多采用青灰色的砖墙、瓷砖。

车行道两侧的许多房屋内部已经重建,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但建筑物的外墙,特别是临街的墙和屋顶,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的原貌。

真正的河下原生建筑大多集中在古镇中心,尤其是长短巷,而景区主牌楼附近和古镇周边的很多建筑应该是后期复制的。

石板路,雕花木窗,砖雕,石雕,清水墙,白墙,青砖,瓦,瓦上福禄的宁静,小巷里的百年老屋,都在无声地向游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鲜衣怒马已成历史,如今只剩下河下静谧的庭院花,长短巷子里的幸福,巷子上空的闲云,运河里的长流水。

(3)古代痕迹

除了老房子和名人故居,河下还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尤其是长短巷。百年老店随处可见,厚重的痕迹遍布大街小巷。

胡阿祥水龙局。当时“消防队”在室内展示使用过的消防器材和设备。

吴鞠通中医药博物馆。吴鞠通是清代名医、温病专家。他的《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徐氏中医馆。

李记纸业。非遗技艺,创立于清朝的百年老店,如今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

谢在的棉布店。

福兴斋清真餐厅旧址。据说这个地方原来是民国初年在张埠坳开的福兴斋清真菜馆,当时很气派,很有名。

东方时装店。目前只剩下一堵破墙,旁边一位老奶奶说,这家时装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曾经是这条街的“明星店”和“网络名人打卡点”。

时光飞逝,遥远的回忆被揉进青石木门的小巷。

(4)食物

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这条河在淮安饮食文化传承的历史上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说到淮扬菜,我们不得不提到何侠镇。

淮扬菜是中国四大传统菜系之一,起源于扬州和淮安。淮扬菜的原料多为江湖,烹饪技艺顶级,将“和、精、纯、新”的饮食理念贯彻的淋漓尽致。?

何侠是淮阳名菜第一镇。是历代消费古镇,有钱人多,吃货多。这里的代表品种有蟹黄汤包、鸡蛋升、长鱼宴、玉兰片等。此外,茶饼、油码头、藕粉等美味小吃也是淮安美食谱中不可忽视的经典。

文楼是一座形成于清末的状元楼,是为纪念军政大家和叶而修建的公共建筑。文楼也是餐厅。据说周恩来小时候经常来文楼吃灌汤包。

王兴茂酱园店。创建于乾隆十年,创始人以酿造酱油和陈醋闻名淮安市。王兴茂是第四代传人,他家后院有个小酿酒作坊,用古法酿造酱料。

岳家茶馆创建于清朝,已经传到第九代了。

石油码头。

文楼汤包

徐的蟹黄汤包。

阮籍的祖先传了话。

秦宫肉圆淮扬菜是一道经典菜肴。

文楼宾馆(旧址)。

各种零食。

对于河下的人来说,最浪漫的莫过于世世代代味蕾满足的幸福回忆。

(5)原居民

至今仍有大量的土著居住在古镇,这也是何侠与中国很多古镇景区的一大区别。无论是景点还是历史遗迹,小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似乎都与这一切无关。

自家沿街叫卖的鲜果,巷道里生着火的煤炉,临街厨房里老头做的煎蛋,巷子里的老阿姨老大姐,街对面老闺蜜邻居的八卦,老房子前白发苍苍的同伴,卖酒巷子里抽着烟的大叔,木门下灵动的猫,角落里飘落的烟花,都是那么的熟悉,莫名地有一股怀念之情涌上心头。

走在一条长长的幽静的巷子里,忍不住向两边的居民楼望去,透过开裂的木门望去,很是好奇。业主的祖先有没有中过一等奖?明清时期主人房里会有字画或者刺绣吗?阁楼里会有旧银锭或者鼻烟壶吗?房子后面的院子里有一棵500年前种的老樟树吗?

居民们也很友好,或许他们早已习惯了来自陌生游客的“偷窥”。似乎“历史”和“文化”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书本上的两个名词。两千年前这个城镇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古镇的前世清晰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这是一种从容淡泊的生活态度,是对小镇自身历史文化的一种信仰。

(6)免费,免费,免费。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AAAAA景点不需要任何门票或任何预订。何侠古镇没有大排长龙、检票口的“欢迎模式”,也没有“谢谢下次光临”的“告别模式”。这条河就像一个“初次见面的老朋友”,随时等待着来来往往的客人。

在李运河边的入口处,没有大牌坊,没有醒目的标志,也没有任何常规景点的知名度,就像是我在农村老家的一个很不起眼的村口。

从这个小村庄的入口走进去只有十几级石阶的距离,却已经跨越了几十个世纪的时空。他的身后是繁华的李运河大道,他的面前是一条长长的幽静的小巷。古镇只是“慵懒地”躺在那里,静静地藏在城市里。一个不经意的脚步,一只脚踏入了千年前的寂静,一只脚还在喧嚣的红尘。

我一直以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定是古代和现代,却不知道古代和现代可以这么近,连一堵墙都没有。我曾经以为,人与人的心之间,一定有宇宙间最亲密的柔软,却不曾想,人与人的心之间,还有一亿光年。

开放,包容,舒适,你为什么不来?

后来才知道,原来作为古镇景区的门楼,位于北面的翔宇大道,东面的街,而李运河相当于景区的一个出口,是古街的终点,但还是那么低调,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著名的古街。

三公里外,是周恩来故居。

从春秋战国到光绪,历史走了两千多年。从古镇到周总理故居,只需要一杯茶。对于电影《年华》来说,布景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剧情和人物。

走遍古镇只需要一个下午,但要了解它可能需要一辈子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