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印象?
这里有一个例子:
关于外国文学,在我的印象里,永远是同一个调子。描写长,名字难,但除了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整体还是挺吸引人的。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初中第一次去书店,买了人生第一部文学作品。他叫高老头,讲的是一个贪财的老头的故事。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是想读一读语文老师口中的名著。读完全书,我发现读这样的外国文学作品,比读课本上的鲁迅先生、老舍先生等人的作品要容易得多,因为没有人要求我思考背景、隐喻和社会意义等等。我只需要静静地读完故事。所以在我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完善的时候,我就认定外国文学比中国文学有趣多了。
《老高漫》之后,我读过《哈姆雷特》《老人与海》《简爱》《飘》《羊脂球》《呼啸山庄》等十余部作品,其中长、中篇都是短篇。我渐渐发现,欧美文学作品整体都有一种浪漫的情节,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的故事,女人的大裙子,蓝色的眼睛,午后的阳光……一切都很浪漫。所以我个人认为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感性。
也正因为如此,西方文学作品中难免有一些东西让我们东方人百思不得其解:强烈的浪漫情怀,爱情至上的观念等等,这些是我们这些每天早早迎接新日出的东方人永远也不会理解的。个人觉得西方世界的阳光是温柔的。太阳的光芒和荆棘在东方的天空被磨成圆形后,洒出的光是暧昧的。所以,欣赏西方文学作品,最好选择一个有夕阳的傍晚,试着借着太阳的余晖去欣赏那些西方人的世界。
我想这样一来,也许那些艰难的情节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有了国外的一些文学流派,方便你写作。
印象主义
65438+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和艺术流派,以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为基础。
起初是指19世纪下半叶的一个法国画派,后来逐渐被批评家用来形容音乐和文学作品或有类似审美观的流派。
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1840 ~ 1926)的一幅画作《日出的印象》于1874年在巴黎举行的一个艺术展上展出,遭到评论家的嘲讽。从此,这一派画家获得了“印象主义”。
的名字。这个名字传达了该派部分画家的创作态度。他们认为,画家的任务只是记录他在观察物体时所体验到的直接的、感性的印象,而不是根据超越直接视觉体验的知识对被画物体进行加工。所以印象派画家尽量捕捉景物赋予的光感,而不是描绘事物固有的形态特征,作品中物体的轮廓往往模糊不清。
后来,印象派绘画很快传播到其他艺术门类,主要是音乐。印象派音乐的代表是法国音乐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 ~ 1918)。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所谓的“声诗”,用音色和旋律片段的叠加来“描述”事物(主要是景物)给人造成的感觉印象,摒弃了传统音乐用旋律进展来表达主题的基本方法。
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是在19的70年代之后进入文学的。但印象主义在文学中如何表现,哪些作家和诗人属于印象主义,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在19年末和20世纪初,西欧的一些作家确实有类似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和印象。由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文学中的印象派更注重这种瞬间的感觉体验如何转化为情感状态。就像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派一样,他们也反对对所描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或理性的提炼,所以他们自己也成为了传达外界刺激和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
印象主义文学和象征主义文学有相似之处,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区别,主要是印象派反对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倾向于描写感情。有些诗人,通常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其实更倾向于印象主义。比如象征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保罗·韦兰的名诗《诗歌的艺术》,与其说是象征主义,不如说是印象派的宣言。
象征主义
在法国文学史上,象征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象征主义流派,二是指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及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象征主义学派出现在1886。第一,诗人勒内·吉尔出版了《词语研究》,诗人马拉赫姆为其作序。
这篇论文试图系统地肯定自波德莱尔以来诗歌艺术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成就。后来,一位名叫让·莫雷阿斯(Jean Moreas)的希腊裔青年诗人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学宣言,声称以“象征主义者”的头衔称呼当时的先锋派诗人。这一宣言得到了广泛和热烈的响应。在文学史上,这一事件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出现。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思潮,早在浪漫主义盛行时期就已经萌芽。浪漫主义诗人奈瓦尔试图用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反映不可预测的内心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象征主义诗人。浪漫主义诗人小熊维尼的《牧羊人的房子》和拉马丁的《葡萄藤下的客厅》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后来被象征主义诗人喜爱的艺术手法:暗示多于解释,暗示多于用力。在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出现之前,其实就有象征主义的艺术倾向。《邪恶的中国》的作者波德莱尔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波德莱尔被称为法国文学史上象征主义的先驱。象征主义的另一个先驱是《骨髓之歌》的作者洛特里亚·蒙克。至于马拉赫姆、兰博和韦兰,他们都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大师,尽管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在他们出版的时候并没有被普遍使用。当莫瑞厄斯发表宣言时,马拉赫姆和韦兰的主要著作已经问世;兰博已经写作11年了。莫雷斯不是象征主义的倡导者,他只是象征主义的名称。
反对片面注重造型美的描写的帕纳斯学派,开辟一条新的艺术道路来取代帕纳斯学派,这是象征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帕纳斯学派不同,象征主义又回到了注重表达个人情感的老路。但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与浪漫抒情有很大不同。它描写的不是日常生活中表面的喜怒哀乐,而是难以捉摸的内心秘密;或者如马拉拉姆所说,展现了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唯一真相”。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象征主义极大地改变了诗歌的语言。对日常单词和短语进行特殊和意想不到的安排和组合,使它们具有新的含义。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述事物清晰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的诗人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不是让读者明白诗人真正想说什么,而是让读者明白一些东西。
让读者意识到这里面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简单明了,也不刻意追求晦涩难懂;它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结合,令人迷惑。象征主义诗歌非常重视音乐的效果,但诗歌的音乐性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机械的押韵来表现,而是在于诗歌固有的节奏和旋律。散文诗的音乐性不亚于格律诗,有时还胜过格律诗,所以很多象征派诗人写散文诗都很有特色。
1886到1891这一时期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相对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版的重要作品包括马拉赫姆的《诗歌和散文》(1893)、拉福尔热的《善意的花》(1890)和亨利·德·雷尼尔的《间奏曲》(1888)。到公元1891年,象征主义者《文学宣言》的作者莫雷阿斯首先宣布脱离象征主义者,主张一种所谓的“罗马式”文学,目的是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传统。然后,许多象征主义诗人也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发展,不再遵循同样的象征主义艺术标准。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从1891开始解体。然而,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影响深远。20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如瓦莱丽、克劳德尔、亚默,甚至圣约翰·珀尔塞,都被批评家列为晚期象征主义者。比利时的象征主义诗人有著名的韦尔哈伦和梅特林克,他们主要写象征主义诗剧。
意象主义的意象主义
现代英美诗歌流派。1913年,休谟、庞德、弗林特在伦敦发表了意象派三点宣言,要求直接表达主客观事物,删除一切无助于“表达”的词语,用口语节奏代替传统的格律。庞德曾把“意象”称为“一瞬间思想感情的综合体”。从1914到1918,在艾·洛厄尔的主持下出版了五卷《意象派诗选》,另有1卷在30年代出版。属于这个流派的诗人有英国的理查德·奥尔丁顿和大卫·劳伦斯,美国的希尔达·杜立特尔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他们专注于使用视觉图像来唤起联想,表达即时的直觉和想法。一般短章都是自由体写的。根据庞德和其他人的说法,他们受到了中国旧诗和日本俳句中意象运用的影响。这个一流的流派在采用口语、自由体、铸造意象等方面对现代英美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唯美主义
19年底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这种思潮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所谓超越生活的纯粹美,颠倒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盲目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功利主义哲学、市侩主义、庸俗作风的反抗,是在18世纪受到康德美学的影响。康德把美分为自由美和从属美,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无利害性,试图调和审美标准与道德、功利与享乐之间的矛盾。康德的美学思想在德国的歌德、席勒,英国的柯尔律治、佩特等人的著作中都有阐述。
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高蒂。
他发展了“自由与美”的思想,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强调艺术的永恒性,声称艺术本身就是目的,艺术以外的任何观点都是有害于艺术创作的;标榜文艺脱离社会,不受道德规范约束,崇尚纯美,追求抽象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观点后来在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和画家比亚兹利为《黄色杂志》所做的插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英国文学理论家佩特使之系统化。
王尔德认为生活不是艺术反映出来的,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现实社会是丑陋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家不应该有功利目的,也不应该被道德束缚;艺术家的个性不应该被压制。
唯美主义绘画发展了一种抽象的形式美,提倡培养良好的艺术敏感性。这对20世纪的工艺美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唯美主义开辟了艺术美的各个领域,如从怪诞、颓废、丑陋、乖戾的现象中提取美,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但唯美主义片面强调美的无利害性和美的超功利性,导致否定艺术的功利性和社会功能,鼓吹“艺术至上”和纯粹的形式主义,走上了放纵和反理性主义的道路。因此,唯美主义文艺大多带有颓废倾向,成为颓废文艺的组成部分。
结构主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一些人文学科领域,如语言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开始流行一种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新趋势。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哲学。它认为每一个学科、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的系统,是由事物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整体。它主张从事物整体的角度和组成事物整体的要素的相关性来考察和把握事物。
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索绪尔是第一个从结构角度进行研究的人。他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语言研究的同时性概念,即从构成一种语言现象的各种成分的关系来研究语言,而不是从它们的历史演变来研究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法国哲学家、人种学家克劳德·利维-斯特劳斯在调查了南美当地土著的生活状况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类学的文章,提出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他认为,人类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许多不同表现形式本身的研究,而不是依靠任何外在因素,就可以找到一个包含和解释各种现象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这个东西的结构。结构不同于现实,它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分析事物的结构,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东西。所以学者的任务就是从千变万化的事物中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作为研究工作的一种手段,结构可以用模式来表示。在文学上,用模式分析作品是由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弗拉基米尔·普罗普首创的。他在《民间故事的形式》(1928)一书中,分析了大量的俄罗斯民间故事后指出,虽然它们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个* * *的内在规律,即每个故事由六种人物组成(英雄、他的对手、假英雄、假英雄、假英雄、假英雄、假英雄、假英雄、假英雄等。法国美学家苏里欧用这种方法分析戏剧。在《20万例戏剧场景》(1950)中,他把戏剧艺术分为主题力量、反抗、追随者等六个功能,每个功能都用一个宇宙天体现象来表示,比如狮子星座、火星、卫星。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吸收了上述结构分析的观点,在罗兰·巴特的倡导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法国广为流传。
罗兰·巴特特别重视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他指出语言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难题。它不仅在作品中有自己的意义,而且在作品的构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即使是一个看似无意义、无功能的细节,也可能表达荒谬或无用的意义本身”。在他的影响下,有人继续探索作品的情节结构模式,如米绍(1963)的《作品与技巧》,格雷马斯(1966)的《结构语义学》,布沙尔(1974)的《小说中的诗学》。此外,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重点是将叙事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关注叙述者是如何用语言向作为一个整体的人讲述故事的,即从叙述者、语言和故事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叙事文本的结构。这一领域比较重要的著作有罗兰·巴特的《叙事结构分析导论》(1966)、兹韦坦·托多罗夫的《结构主义诗学》(1973)、格拉·施奈德的《意象ⅲ》(1972)。
虽然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因人而异,但批评的内在性和抽象性构成了它们的共性。他们都坚持文学批评要从具体作品出发,反对用作品以外的任何因素来分析和理解作品,如历史事件、社会思潮、作者生平等。他们认为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本身,由作品的内部结构决定,所以批评家的任务就是挖掘和分析作品的内部抽象结构。虽然他们并不排斥对作品意义的分析,“其目的不再是描述具体的作品并指出其意义,而是探索产生这种作品的一般规律。”
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
19世纪法国文学的重要思潮对后来的法国文学影响深远,不仅直接影响了帕纳斯学派,还影响了象征主义和现代法国文学。
19的30年代以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逐渐演变成不同的倾向,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社会小说”。乔治·桑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和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这类“社会小说”的代表作品。同时有反对“社会小说”的倾向,反对文学受现实生活限制,反对文艺反映社会问题,反对文艺有“实用”目的。这种倾向成为“为艺术而艺术”的潮流,在19年末的法国文学中一度占据短暂优势。
1832年的浪漫主义诗人高蒂(Gauthie)在其长诗《阿贝杜斯》(Abedus)的序言中宣称:“一件东西一旦变得有用,它就立刻变成不美的东西。它进入了现实生活,它从诗歌变成了散文,从自由变成了奴役。”1834年5月,高蒂为他的小说《班小姐》写了一篇长长的序言。他认为:“只有无用的东西才是真正美丽的;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陋的,因为它是某种现实需要的表现,而人类的现实需要就像人类可怜的畸形的本性一样,是卑鄙的,令人厌恶的。”这篇序言在当时影响很大,被视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宣言。
高第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的具体实践是他的诗集《珐琅玉雕》(1852)。这本诗集被帕纳斯诗人视为艺术典范。在1875,当这本诗集再版时,Gauthie加了一首题为“艺术”的结论性的诗,大意是:
世间万物都是转瞬即逝的景象,唯有艺术是永恒的;连天上的神都会灭亡,但玄妙的诗篇永存,比青铜还坚硬。
“为艺术而艺术”的诗歌要求形式上的整洁和完美;
以严谨古典的诗格律,经过精心打磨雕琢,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外观美;诗人无法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高蒂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被公认为帕尔纳斯学派的先驱。帕纳斯派的主要诗人班维尔在他的《论法国诗歌的格律》(1872)和勒孔特·德·里尔在法兰西学院的演讲《雨果颂》(1887)中发挥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中心思想。直到20世纪30年代,已故的象征主义诗人瓦莱丽在关于诗歌的演讲中,也提出诗歌艺术的目的在于它本身,而不在于任何其他的作用,所以他说:
"一首诗没有别人强加给它的意义。"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方法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它不是一种文学体裁。使用意识流方法的作家没有同样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作家,如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伍尔夫和美国的福克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用新的观念和方法创作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他们的作品虽然在当时受到了批评,但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到认可并广为流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作家创作了这样的小说,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小说的传统创作手法。
意识流小说是在现代哲学尤其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流”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碎片化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流的方式进行的,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流”、“意识流”的方式进行的。同时,他认为人的意识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非逻辑的,所以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意识意识和非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组成的;同时,他还认为人的过去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意识交织在一起,会重组人的时间感,形成观看意义上的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他强调过去的经验对现在的影响以及两者的有机统一,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他们的理论对意识流方法有很大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展了詹姆斯关于非理性和无意识的观点,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将其视为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对潜意识的看法,以及他用自由联想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生物,矛盾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在于人与社会的矛盾。弗洛伊德提出了一套精神分析理论,促进了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的上述发展,打破了从理性和逻辑推理来解释世界和人的传统观点,展示了当代世界和人的复杂景象。面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复杂性,一些作家认为过去的现实主义方法,某种环境和某种个性的单一方法,不足以表达已经被认可的复杂性,需要找到一种恰当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这种复杂性。意识流的方法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中形成的。所以意识流的方法不是单纯的技巧和形式问题,而是涉及到对人的意识和心理的理解和阐释;它来源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的概念,并用来表达人的这一概念。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体裁,也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这种手法的运用也有所不同:有的作家在作品中通篇使用这种手法,有的则在某些章节或某些片段中使用;有的作家用这种方法侧重于再现外部世界,有的则侧重于思考问题或表达一种情绪状态;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回忆,但并不是所有使用意识流手法的人都使用回忆。有些作品有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总的来说,这些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现实主义作品不同。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直线式的结构,基本上是按照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或者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来形成的。故事的叙述并不是按照时间的进度按顺序直线推进,而是通过与人的意识活动的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或因果关系的限制,往往表现为时空的跳跃和变化,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和地点的紧密逻辑联系。时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经常交叉或重叠。但这样的作品并不是杂乱无章,乱七八糟,自由联想也不是空穴来风,漫无边际。这类小说往往以当时正在发生的一个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向四面八方发散和恢复,经过反复循环,形成了一个枝繁叶茂的立体结构。法国新小说作家米歇尔·布陶的作品《变》典型地说明了这种结构。整部长达300多页的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从巴黎坐火车去罗马时,在车厢里度过的20多个小时。但作品讲的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火车上20多个小时发生了什么,而是主人公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以及这段时间他的意识活动。
主角坐在马车里,他的意识活动到达了巴黎、罗马、他的事业和他的家庭、私生活;而他的意识活动所形成的场景,与他正坐在从巴黎开往罗马的火车车厢中的中心环节有关。于是在这20个小时的叙事时间里,展现了主人公20多年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愿景。
自然主义
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自然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又鄙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追求绝对的客观性,主张对自然的简单描述,注重记录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试图用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规律来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中,以“摹仿事物本来面目”为基础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与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由来已久。然而,作为一个更加自觉和现代的文学流派,自然主义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随后传播到一些欧洲国家,并影响了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和运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酿时期。某种程度上,接近现代意义的自然主义文学命题,在18世纪的法国作家克劳德·克雷比·永(1707 ~ 1777)的作品中已经出现。他在《心灵与精神的困惑》(1736)一书中,声称要以小说的形式为人类社会写一部“布丰博物学的有益补充”,“这样一部被通情达理的人所鄙视的小说”“可能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有用的,...成为一幅人类生活的图画...终于。为了贯彻这一主张,使小说成为后来自然主义者所说的“人的资料”,他甚至把真实的情书一字不差地插入小说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七月王朝时期出现了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这一哲学的创始人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1830 ~ 1842)中指出,人类的认识已经进入第三个理论阶段,即科学阶段或经验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精神“不再寻求各种内在原因的知识,而只是将推理与观察紧密结合,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一切现象,包括社会现象,都受制于某种“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正如列宁所说,反对现象和本质,混淆社会和自然的实证主义哲学,是“把它的唯心主义隐藏在所谓唯物主义的话语之下”(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下,一些作家开始关注人类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