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革命的故事大概四分钟。

*游击战争的“十六字公式”是受“山大王”的启发*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中提出的游击战“十六字公式”,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但是,你可能想不到,这种创造性的游击战理论来自于《山大王》的启发。

清末民初,革命根据地建立前,井冈山曾是土匪出没之地,青林遮蔽之地。1912 12二月,驻湘粤军连长朱孔阳因不满上司克扣其工资,一度率兵进入井冈山当“山大王”,成为井冈山有名的绿林武装。

为了应对官军的入侵,朱孔阳利用熟悉地形和环境等有利条件,在茫茫大山中灵活应对官军,让官军忙得焦头烂额,束手无策。他对付围剿有一句名言:“不需要会打仗,只要会转圈就行。”廖廖的数词里包含着极其简单的游击战术。

井冈山根据地初期,敌强我弱,四面白茫茫,惨不忍睹。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扩大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红军迫切需要制定一套适合对敌作战的战略战术。因此,不拘一格的毛泽东注重从过去井冈山绿林武装的游击战术中吸取营养,并从中学习为我所用。1927 65438+2月,他对攻打茶陵的部队说:“战争的无常法则,要善于根据敌我形势,在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下,进行战术思想的大转变。”他还告诉大家:“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叫朱聋子(外号),跟官兵打了多年交道,总结出的‘转圈’就是一条好经验。当然,盗匪圈是负面的。我们的工农革命军一定要会打仗,也会打仗。盘旋的目的是避实击虚,歼灭敌人,不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简而言之,如果我们赢了,我们就战斗。如果我们不赢,我们就走。赚钱了就不做亏本的。这是我们的战术。

原则。"

1928年5月,朱茂两军会师后,湘赣敌军在井冈山发起了第一次联合“剿”。红四军主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一路歼敌的作战方针,南下黄坳,直捣五斗河,绕山而走,首次攻克永新县城。几天后,毛泽东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会上,他广泛引用古今中外战例,结合红军战术,再次谈到战术问题,首次正式提出“十六字公式”。他说:“白军强,红军弱,我们只能用游击战术来打击弱者。什么是游击战术?简单来说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从此,“十六字公式”成为红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井冈山红军连有个老外*

中国的革命斗争得到了许多外国同志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外国人参加了许多重大事件。红军井冈山斗争期间,还有一位外国同志担任红军连长。他是朝鲜陈隆赫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轰轰烈烈的伟大革命运动鼓舞了在中国学习的朝鲜青年陈隆赫。1926年,65438+10月,进入黄埔军校,成为该校第四届学员。在校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保卫广州、守卫黄埔、驻军虎门、惠州等行动,在斗争实践中得到锤炼和洗礼。65438年6月+同年10月,与吴忠浩、林彪、陈毅毕业,参加北伐。

1927年6月,我党协助国民革命军张发奎部成立总司令部警卫团,卢德铭任团长,陈隆赫任团员。1927 8月1日,卢德铭根据党组织指示,率警卫团到南昌准备起义。但到了武宁,才得知南昌起义军南下了,部队只好回修水、铜鼓休整。9月9日,陈隆赫参加了毛泽东、陆德明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后,陈隆赫随部赴井冈山,任毛泽东第11师31团排长兼师长。参加过著名的五斗河、龙源口、三东永新等战役。

1928年8月,毛泽东率31团到湘与红军旅会合,1营留守井冈山。湘赣之敌乘势以四个团进攻。带领全排险要地形,配合袁32团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1929年,陈隆赫被任命为红三十一团三连连长。长汀整编时,31团改编为第三纵队,次年与赣南地方武装合编,组成红十二军。1934年4月,红十二军参加漳州战役,攻占闽南城镇。在激烈的战斗中,陈隆赫不幸壮烈牺牲。

*《真理报》曾向世界介绍井冈山的斗争*

很多人认为,在延安时期来到中国的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把井冈山介绍给外国的外国人。事实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苏联最权威的报纸《真理报》就对井冈山的斗争进行了真实客观的报道。

以下珍贵史料记载于相关历史档案——1928。2月9日至25日,* *国际召开了第九届执委会全体会议。3月1日,《真理报》在题为《* *工业国际执委会全体会议讨论中国问题》的报道中说:“在湖南省,除南方外,茶陵、永兴、陵县一带也举行了农民起义。在江西省,根据当地同志来信,永新、莲花、全南三县组织苏维埃政权。”文中提到的茶陵、陵县、永新、莲花只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一部分。

1929年7月2日,《真理报》发表社论《中国统一的假象》。社论指出:“红色游击运动对彭、方军民(方志敏)、、袁,特别是朱德、...两年内转战多个地区和省份,占领城市和水池,引起各地革命。他们史诗般的英雄行动十分引人注目,意义重大,必将吸引千百万新生力量加入新的起义大军。”

同年7月24日,《真理报》发表署名。伊万的文章《彭》高度赞扬了在井冈山的斗争和彭红军的指挥员:“朱德、、、、、、元...苏联读者除了前两个名字,对其他一无所知。然而,他们的名字却是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名流、绅士、地主的克星。彭去年率领工农红军。

5438年6月+10月,朱德、撤离井冈山,彭、留守继续战斗,进行顽强抵抗。直到敌人的重炮摧毁了山上所有的防御工事,他们才开始撤退。”文章不仅出现了“井冈山”这个地名,还报道了彭率部上井冈山并留在井冈山进行艰苦斗争的情况。

*为什么“朱茂红军”原名“红四方面军”*

4月底,1928,朱茂红军在井冈山成功会师。5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宣告成立。但是,这支我军历史上最早的红军,为什么叫“红四方面军”而不是“红一方面军”?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军委,将广东所有军队统一为国民革命军,共8个军。其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由粤军第一师扩编而成,以李为师,李为军长,党员廖干为第五党代表。受孙中山先生的影响,李主张民族合作,因此四方面军各部都有党员作为政治工作者。

1926年5月,由叶挺独立团打头阵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挺进湖南,拉开了北伐的序幕。1927 65438+10月,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十二师扩编为军,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改编为师之一。“四一二”政变后,四方面军“东征蒋”,进军九江、南昌。1年8月,我党控制的四方面军参加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后在朱德、陈毅领导下转战湘南,在湘南举行起义。

井冈山会师后,为发扬四军英勇战斗的优良传统,我们党领导建立的第一支新人民军队,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在我军历史上,除了毛泽东、朱德创立的红四方面军外,还有两支“红四方面军”:一支是贺龙于1928年6月在湘鄂西创立的“红四方面军”,是红二方面军的前身;另一个是1931年1月,是红四方面军的基础,由许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蔡领导的红十五军团组成。后来,三支“红四方面军”逐渐发展成为红军三大军团。在这方面,应该说这三支“红四方面军”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