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龙县水磨房箐“7”泥石流灾害

1简介

2014年7月9日凌晨4时40分左右,云龙县功果桥镇民主村委会水磨房发生泥石流,造成6人死亡,8人失踪,1人受伤,6间房屋被冲走,32间严重损坏。河边、水磨坊、湾一头、一等4个村民小组153户509人,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654.38+0.5亿元。地质灾害是巨大的。

2地质灾害特征

2.1地质环境条件

区域上属于构造剥蚀谷地貌。水磨房箐是澜沧江右岸的一条支流,生长在彝族村寨西南坡的哨位上,由西南流向东北,在芦庄村汇入澜沧江。支流密集发育,呈树枝状分布。区内坡度陡深,地形起伏较大,地形条件复杂。山谷两侧的岸坡坡度大于45°。流域总面积约24.66km2,主沟长度约10.3km,流域最高点位于彝族村寨西侧山顶,海拔3347m,最低点位于与澜沧江交界处,海拔1280m,相对最大高差2067m。主要河流平均纵坡约为201.3‰,其水磨干净。

泥石流形成-循环区大致划分在海拔1540m,其中1540m以上地形陡峭,地形坡度一般为30° ~ 45°,局部形成陡崖,主要分布在砂岩、板岩、花岗岩等分布区。该段冲沟支流发育,冲沟狭窄,呈“V”形展布,岸坡地形较陡。坡脚残坡及强风化带厚度大,岸坡崩塌发育。村落多分布在河流两岸,是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地段;海拔1540m以下为水磨房箐下游段,多为缓坡,地形坡度一般为10° ~ 35°,为局部宽阔平缓的泥石流堆积区,该段分布有部分村落。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南兴组砂岩夹泥岩、粉砂质泥岩,白垩系井陉组上段板岩、片岩,白垩系井陉组下段片岩夹大理岩、麻粒岩,崇山组上段花木岭组角闪石片岩,崇山组下段花木岭组片麻岩、混合岩、燕山期花岗岩。山前地带主要是第四纪冲洪积和松散残积。

该区位于青藏、滇缅、印尼巨型“坏”构造体系东支与三江南北向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崇山压扭断裂、崇山东侧断裂和绿宝山-四角田压扭断裂穿过盆地。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域性断裂多。崇山大断裂和崇山东侧断裂对本区地貌和地层岩性控制有很大影响,并受断裂构造的影响。

照片1泥石流沟上游地貌

2.2地质灾害特征

水磨房箐的泥石流来得又快又猛。泥石流爆发时,当地村民听到了巨大的隆隆声和石头的撞击声,看到了通道里石头碰撞发出的闪光。据调查,水磨房箐泥石流堆积物主要位于卞和村和龙龙村之间的沟床和澜沧江口,主要由碎石、砾石、砂质粘性土组成,混有树枝、树干等杂物。调查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浆状的。碎石直径一般为0.2 ~ 1.5m,最大为3.0m,碎石主要由砂岩组成。最大流量约为100 m3;通过对泥石流主要堆积区和河道宽缓区沉积物的调查,采用断面法粗略估算泥石流体积为75万m3,为大型沟状泥石流地质灾害。

图2水磨房泥石流沟堆积物

照片3水磨坊泥石流泥痕。

照片4水磨坊被泥石流冲毁的道路和车辆。

2.3灾难和危险

功果桥镇水磨房“7·09”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被冲走,人员伤亡失踪,牲畜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受灾,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据调查统计,本次泥石流灾害共造成河边、水磨房、本地头、易等4个村民小组153户509人不同程度受灾,死亡6人,失踪8人,受伤1人。灾害造成6间房屋被毁,32间房屋严重损坏;民主村旧学校部分被毁,30套桌椅受损;电力设施设备损坏20公里,村道冲毁34.1公里,农业灌溉沟渠30公里,人畜饮水管网26公里,取水口大坝6座,水库11座,通讯光缆中断6.7公里,农作物受灾43.3hm2,损毁林地1350亩,冲毁16000多损失猪、牛、羊等大小牲畜300只,家禽1300只。8辆摩托车、1辆农用车、1辆皮卡车、1辆三轮摩托车被冲走,造成间接经济损失6543.8+0.5亿元,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地质灾害大。

3地质灾害分析及趋势

3.1的原因分析

功果桥镇水磨房箐“7·09”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是降雨和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彝族村寨地区的强降雨是泥石流的诱发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1)强降雨。2014年7月9日凌晨3:00-4:00,彝族村寨西南坡烧坊垭口一带出现强降雨,为水磨坊这次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水动力条件。由于泥石流范围内没有降雨监测点,没有准确的降雨数据。参考邻近地区气象部门观测的降雨量数据:7月8日20时至7月9日4时,曹鉴镇新生村降雨量为51.4mm,曹鉴村为47.8mm,曹鉴村为44.8mm7月9日3时至4时,诺邓镇永安村降雨量48.7mm,水磨坊清沟谷降雨量不低于上述地区。

(2)主沟纵坡大。水磨房箐主沟长约10.3km,相对最大高差2067m,主沟平均纵坡约201.3‰,水源区和流通区主沟平均纵坡大于300.0‰,沟床较大的纵坡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地形条件。此外,河流中上游有多而急的水磨房,为泥石流爬坡侵蚀提供了地形条件。

(3)河流早期沉积多,可动源丰富。该区主要出露基岩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体破碎,风化强烈,影响较深。河道内有多处早期冲积沉积,沟岸坡脚广泛分布第四系残坡积松散沉积物,厚度大,可动物质来源丰富。丰富的松散物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条件。

3.2发展趋势

水磨房内仍有丰富的物质来源,如果出现强降雨,仍有可能再次爆发泥石流。泥石流沟坡度较陡,局部地区存在滑坡、崩塌隐患,将对沟内房屋和活动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4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4.1应急响应和紧急救援

灾情发生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大理州国土资源局、云龙县国土资源局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快速反应。省、州有关领导和专家及时赶赴灾区,组成省政府救灾工作组,部署现场抢险救灾工作。水磨坊青沟谷区5个村民小组,40户,181人被划定为泥石流滑坡危险区,进行紧急疏散,有效控制了灾情,减少了人员伤亡,稳定了人心。重点监测水磨房箐流域泥石流沟谷、山区坡地居民区、应急队伍驻地。共设置监测点21个,确定监测人员21人。按照确定的监测方案进行应急监测,确保人员安全。

4.2应急措施

(1)做好已确定的泥石流、崩塌、滑坡危险区居民的搬迁避让工作。

(2)对水磨房周围山谷进行地质灾害隐患再调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3)受影响对象位于历史泥石流堆积物上,今后不得在现状和历史泥石流堆积物上新建房屋。

(4)尽快开展水磨房箐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综合防治泥石流。

(5)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对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村民和行人进入泥石流威胁区。

5经验与启示

(1)灾情发生后,划定危险区域,采取果断措施,组织救援和群众转移,控制灾情。

(2)对水磨箐“7·09”泥石流灾区周边的箐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止新的地质灾害发生。

(3)群防群治,设立警示标志,加强地质灾害宣传。主动避灾,排查地质灾害隐患,警示村民以后不要再建新房。

(4)陡坡地区退耕还林,减少可移动的松散固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