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为什么又叫将军郡...?
第一,客家人军事至上的传统孕育了民族性,使他们脱颖而出。
客家人自古就有从军尚武的传统。相传中国最早的客家人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逃往南方的六国遗民。其中一个是被秦始皇派到六国去南方砍树的。不甘受辱,逃入兴国县商洛山区,史称“木客”。秦始皇无意中让这些“木客”成为了中国客家人的祖先。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战争产生了大量战败不屈的民众,他们举家南迁,藏身于江西、广东、福建之间的山区,成为客家先民。客家人大多是武将的后代,他们的血液中注入了参军、习武的英雄气概,有着以征战沙场为荣的传统。民族英雄文天祥于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在兴国县设立抗元巡抚公署,领导抗元斗争,并称赞他说:“兴国之民,健健康康,必往南征天地之阳。他们不能靠惩罚来威慑,只能靠礼貌。”是对客家人格特征的客观评价。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闽粤赣客家子弟汇聚广州投身革命。黄埔军校前四期毕业的学生有39人,其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将军。在黄埔军校,兴国之师、陈、王根先后成为* *将军、* *生产党将军、* *军将军,后任* *生产党军副军长。这些有趣的巧合足以说明客家人从军报国的热情。红军时期有个现象,全师全团都是兴国客家子弟。解放军将军肖华,14岁时没告诉父母就当了红军。他妈闻讯追了三十里,送了一双布鞋,唱着山歌送他:“南京日插红旗,忙的时候别忘了给家里发消息。”就这样,兴国的客家人送了八万孩子去参军。可以说,兴国作为将军郡的成功,离不开兴国大量的民众参军,也离不开客家人的参军和尚武。
第二,客家人勤劳的才智培养了民族将领的成长。
客家人从富饶的平原搬到贫瘠的山区,从零开始建设家园。他们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能生存,所以才能形成吃苦耐劳、矢志不渝的性格。客家人把这种天赋带入军队,往往能承受更多的磨难,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脱颖而出,成为将军。
红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全军损失了80%以上的人员。能活下来的都是能吃苦的官兵。兴国县有很多长征幸存者,新中国成立后幸存者有500多人。邢少将杨茁在长征会理战役中腿部受伤后,军队把他安置在老百姓家里。他撑着棍子,一路追到陕北归队,成了解放军里的“瘸子将军”。谢亮,另一位兴国籍少将,21岁时任红军师政委。他在西征祁连山时膝盖受伤,兵荒马乱。他和其他伤员被困荒山八天八夜,战友绝望自杀。然而,他顽强地爬下山,历尽艰辛。三年后,他一条腿回到延安,成了解放军的“独腿将军”。一般的邢族,大多是靠客家人的勤劳恩赐,在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的。
第三,爱国爱乡的观念促进了“将军郡”的形成
客家人自古群居,饮食互助,形成了强烈的团结互助、爱国爱乡的观念。兴国之子把这种观念带入队伍,生死与共,患难与共,互相鼓励,促进了“将军郡”的形成。
兴国的钱虎在担任黄埔军校教育局长时,曾引许多家乡子弟入学。他在担任* *军18师师长时,还从军校选拔了一批江西学生当军官,从而为兴国县产生一批* *将领提供了条件。
红军时期,兴国人加入红军时,公开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红军十年八年,就是兴国人要在一起,不能分离。”红军中唯一以土地命名的正规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除了几个军官,这个师都在兴国。这种独特的参军现象是客家人乡土观念的典型体现。在兴国的军事史上,也有整师加入* *军的情况。1949年,兴国将军胡鑫利用宗族观念,在兴国招募了约4000名青年,使其成为“盘龙师”,试图以自己的士兵对付解放军,但又不敢在兴国与解放军作战。8月初,盘龙师在兴国县以北的遂川县与解放军144师会师。有趣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44师政委钟文发(后被授予少将军衔)也是兴国人。该国两党的民族将领在战场上相遇。结果,新组建的盘龙师在战场上崩溃,被胡鑫带到了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