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评书的历史渊源

评书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距今2000年约3000年的西周。秦汉时期,宫廷里有一个负责说书的官员,是皇帝专门设立的,专门收集民间的“街谈巷议”和“巷俗”。此外,还有一个以喜剧为乐的职业艺人叫“皮尤矮子”。到了宋代,流行说唱统称为“陶珍”,一般说到了宋代,涵盖了汴京的风俗。评书在清代较为普遍,舒曼、真君《天问志偶闻》记载,旧鼓词中有一首所谓“子弟书”,始于八旗子弟,其词清雅温婉。

《玉林府志》中有这样一段讲故事的文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有...刘地说,这个传说相当颓废,听得见...声音平稳,风很清。又不是江南的刘敬亭。”说明陕北的评书艺术从2000年到200年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传统讲故事是盲人特有的谋生权利,明眼人一般不允许介入。虽然也有一些眼睛雪亮的说书人,但也经常互相打架。刚开始的时候,书法的字并没有写进书里,大部分都是师傅代代相传的。后来一些大的书法字被明眼人代代抄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建国后,讲故事成为大众娱乐和文化宣传的一种方式。上世纪60年代,衡山的说书人有100多人,分散在全国各地。196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文化馆吸收了10名年轻有为的盲人和有评书技能的流浪说书人,组成了“衡山曲艺宣传队”,到农村巡回宣传。为了给盲人一条活路,1974年,曲艺会员增加到21,由会读盲文、会写字的说书人王担任宣传队长。经过艺术训练和思想教育,他变旧为新,为群众演唱现代和古典书法,如《白毛女》、《红灯记》、《呼延庆打人》。曾参加陕西省、榆林市文艺演出,并在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及周边县市演出。从1981开始,曲艺队在文化馆的领导下,分散成员到农村、厂矿为基层演出。因其形式简单,活动方便,说唱形式活泼,内容通俗易懂,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