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绿茶的历史与现状
《清史地理》称屯溪为“茶城”,徽州、浙西、赣北六县的绿茶也分布于此,故称“屯禄”,在国际茶市上被称为特瓦雷茶。“屯溪绿茶”是一个区域品牌,不是屯溪出产的绿茶产品的简称。屯溪绿茶的生产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种茶精心采摘,鲜叶原料多为一芽二叶或三叶嫩芽。制作方法分为炒和烤两种。炒制是将鲜叶揉捻,放入茶壶中翻炒,制成茶叶。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绿茶香气浓郁,茶汁浓稠,汤色绿鲜。烘青是将鲜叶揉捻,用炭在烘笼中烘制而成的茶叶。烘青的特点是色泽深、茶香醇、汤色清。屯溪绿茶是黄山市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中国的优秀品种。
据《皖南茶叶概述》记载,太平天国时期(1851-1854),惠州婺源东乡的裕德和、裕德昌、虎源鑫、金泰隆四个茶叶品牌,被运到香港销售,利润颇丰。光绪二十二年(1896),屯溪福和昌茶业公司改进精制工艺,从眉茶中提炼出“采心惜眉”,销往欧洲各国,名扬天下。另一家茶店根据俄罗斯客商的需求,做了“特供”的试销,也颇受好评。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屯禄”就在中国家喻户晓,远销欧美。1949之后,“屯溪绿茶”的生产和销售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品种不断创新,畅销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和1985年,屯溪茶厂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65438-0988年,屯溪茶厂、霍山茶厂生产的“安徽绿茶”——屯溪茶厂生产的特珍特级、特珍一级荣获希腊雅典第27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银奖。
自1980年代茶叶供大于求以来,屯留产区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黄山毛峰等名优茶的产销量急剧增加,高中档炒制绿茶产量减少。由于价格因素,高档炒制绿茶已经没有了,出口的绿茶大多是低档,假上色、假糊等定型又卷土重来,进一步陷入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恶性循环。贫困线以下的茶农生产低档炒青只是为了谋生;加工商为了利润降低质量;出口商面对质量问题束手无策。如何走出困境,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少产或不产绿茶出口,可能是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