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有哪些「玩一个著名的游戏」的故事?
莱文·胡克的父亲在六岁时去世了。莱文·胡克小时候只受过一点基础教育。16岁时,他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店当学徒。当了6年学徒后,莱文·胡克回到家乡,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开了一家布店。
然而,他的生意可能不会成功,因为他很快就转行了,成了代尔夫特市政厅的看门人。这时,莱文·胡克看上去不像是科学家的材料。他出生在一个工匠家庭,而不是科学家庭。他没有足够的钱,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除了荷兰语,对其他语言一无所知,尤其是拉丁语,这是当时科学家所必需的。莱文·胡克一个字也不认识。
有很多种放大镜和简单的显微镜。镜片的材料有玻璃、宝石和钻石。他一生磨了400多个镜头,有一个放大270倍的简单镜头。其主要成就: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肉纤维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流。
他对放大镜下展示的微观世界非常感兴趣,观察的对象非常广泛,主要是晶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污水、昆虫等等。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他称之为“非常微小的动物”。他还测量了它们的大小。在1677中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类的精子。
在1684中,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了马尔切洛·马尔皮吉推测的毛细血管层是真实的。他在1702对轮虫进行仔细观察后指出,在所有的开阔水域中都可以发现微小的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附着在灰尘上,漂浮在空气中,随风移动。
他跟踪观察了许多低等动物和昆虫的生活史,证明它们都是从卵中孵化出来,经历幼虫阶段,而不是从沙子、河泥或露水中自然产生的。
他通过朋友的介绍与皇家学会建立了联系,并通过1673至1723的通信向学会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其中大部分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杂志》上。他提供的第一张细菌图也在本刊1683发表。1680当选为学会会员。
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镜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尽管他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对肉眼看不见的微小世界的仔细观察、准确描述和无数惊人发现,为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根据用简单的显微镜观察到的微生物绘制的图像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他所报道的仅限于一些观察到的事实,未能上升为理论。他的显微镜方法也是保密的,有些至今未解。他做的镜头只有针那么大。匹配合适的镜头,最大放大倍数可达300倍。
他划时代的细致观察使他举世闻名。许多名人,如英国的安妮女王(在位1702-1714)和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在位1689-1725)都曾拜访过他。
首次发现微生物
“满是煤烟和灰尘的车厢就是‘移动监狱’。”“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保持指甲干净。”
这是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的卫生习惯片段。
原来,烟雾和指甲里隐藏着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尤其是在今天,“生水中有细菌,喝了会痛”的道理,“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
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放在300多年前,普通人甚至是大名鼎鼎的皇家学会都完全不知道。
原来,这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何时何地不与人打交道?甚至在我们的身体里到处安营扎寨,自由地钻来钻去。然而,由于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它们,几千年来,人们并不知道世界上存在微生物。
那么,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个“小人国”里淘气的“居民”呢?
他是莱文·胡克!如果要赞美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就要从他发现执事的前因后果说起...
“Dearken”原是拉丁语Dierken的音译,意为小而活泼的物体。这是莱文·胡克第一次发现微生物时给它们起的奇怪名字。
扩展数据
成长简历
莱文·胡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的Deft。16岁时,他失去了父亲,被迫辍学,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杂货店隔壁有一家眼镜店。莱文胡克一有时间,就会去眼镜店学习磨玻璃片的技术。当他听说用精细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可以把身边的小事放大很多倍时,
他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打磨镜头,带领他进入人类肉眼永远看不到的神秘微观世界。不知过了多少个夜晚,莱文·胡克忘记了白天在店里学徒生活的疲劳,全身心投入到磨镜片的工作中,很快就掌握了磨镜片的技术。
有一天,他终于磨出了一个直径只有3mm,却能把物体放大200倍的镜片。他把自己的镜片嵌入木屑挖的洞里,观察微小的物体。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镜头下,鸡毛的绒毛变得像树枝一样粗,跳蚤和蚂蚁的腿变得又粗又壮。
结束学徒生涯的莱文·胡克(Levin Hooke)最终在家乡德夫(Dev)定居下来,在市政府做看门人。他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用显微镜观察自然现象。1674年,莱文·胡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并首次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红细胞,从而开始了人类用仪器研究微观世界的时代。
百度百科-莱文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