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民工?给个准确的定义!
“农民工”一词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育林教授在1983中提出的。是指在当地乡镇企业工作或进入城镇的农业户口劳动者。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
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已在当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离家出走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
所谓“农民工”,其实是指“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劳动者”。他们自己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在贫困线上煎熬,过着“活在蚁群中”、“活在鼠群中”的艰苦生活,无法公平分享医疗、就业、教育、娱乐等社会保障“改革红利”。
现在媒体对农民工有一些误解,以为农民工是搞建筑的。事实上,大错特错。因为有各行各业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也有一些白领也是农业户口,但是从事白领工作的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的总经理也是农村的,还没安顿下来也叫“农民工”;所以应该取消农民工这个称呼。
“农民工”的称谓应该改为“一线工人”。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农民工,而是那些从事生产一线,收入最低的劳动者。他们加班加点,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所有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人都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