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瓷的历史传承
1.平和窑的盘的成型工艺特点是先旋挖圈足,再施外壁釉。而明末景德镇瓷器是先上釉,再挖圈,成型工艺正好相反。因此,平和窑盘的端面和足端常溅有釉汁(外釉溅),而景德镇瓷器端面无釉,足端满釉或完全无釉。细瓷胎脚填釉后,在胎脚注入少许釉浆,胎脚轻轻均匀地灌入釉汁,将多余的釉倒出。景德镇绿屋把这一过程称为“促釉”。平和窑没有“促釉”器具。
2.平和窑碗、盘外施釉的方法是泼釉或倒釉,即在倒釉浆的同时,外壁朝上的坯体快速来回旋转,使釉浆分布和吸收均匀。有意思的是,在景德镇,只有生产瓶罐的刀匠房采用这种套罐方式,操作者几乎都是福州籍或凤城籍的陶工。至于明末景德镇的碗、盘外施釉的过程,宋《天宫》中“闫涛”的插图非常详细:陶工用一根带斜钩的细长棒握住坯体,另一只手按碗(盘)的中心,就沉在釉浆童里了。下沉时要求釉浆刚好泡到边缘,但釉汁不能流入碗(盘)内。这样施外釉,器物外壁釉层不仅均匀,而且没有溅痕。
3.景德镇碗、盘上外釉转挖边后,还有一个把边外缘变成窄而无釉斜边的过程,俗称“倒角”。这样即使直接把菜烧在沙渣上,也不容易在脚的外缘粘上太多的沙粒。至于精美的瓷器,则是把圈足的端面“倒”成泥鳅背,然后在瓷土垫饼上烘烤,沙渣铺在垫饼下面,不接触瓷坯。但福建晚明瓷器仿景全旋时没有“倒角”工序。因为脚端溅有釉汁,高温下会粘在饼上,所以不能用瓷土烤饼。
4.在景德镇窑,为了使盘碟尽可能少地粘砂,增加窑内空间堆积密度,装盒时还用了一段呈“凸”字形的型材。
这种叫“渣辊”的瓷器工具,在装之前用一个带柄的圆形瓷饼把箱底的沙渣磨成平整的一层。产品直接放在平整密实的渣垫上烧制,最多只会有一点点细沙粘在圈足的外缘,不可能有砂粒粘在足的内釉面上。由于福建省明末仿瓷窑没有使用“滚渣”工具,制陶工人先往箱内放一撮沙子,然后将碗、碟坯直接放在凹凸不平的沙渣上,沙子颗粒当然会粘在脚下釉汁溅到的地方。不仅影响美观,拿着还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景德镇窑使用“渣罗”作为装坯工具,也与使用瓷土薄垫饼烧瓷坯,降低瓷器变形率有关。因为如果砂渣不平整,瓷坯在装箱时容易压坏瓷土薄垫饼,瓷坯在烘烤时会收缩,也容易倾斜变形,甚至粘在箱子上造成废品。
5.福建仿明末瓷器,胎骨松黄,或密灰。其松散发黄说明原料含铁量高(约在l%以上),是氧化焰烧制的。其致密和铺灰说明是还原焰烧制,但原料中钛含量比景德镇高。由于其原料含有较高的铁、钛等杂质,无论是氧化焰还是还原焰烧成,其瓷胎都不如景德镇窑的中档瓷。嘉靖19年被淹于浮梁,20岁饿死。景德镇作坊主趁机不给乐平的陶工发工资,引发斗殴,最后“送走”。音乐陶工为了生存而“抢劫”(鲁)。湖田窑离乐平最近,首当其冲。这一事件加速了湖田窑的衰落,也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为了作坊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向市区集中的进程。返回乐平县的陶工人数太多,他们没有生活来源,这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负责处理这一事件的上级官员决定在乐平设立永靖和嘉兴两个镇烧瓷器。虽然其制作工艺抄袭景德镇,但由于乐平缺乏优质高岭土,其产品只能达到京瓷的中低档甚至低档水平。《乐平县志》中的“城”篇也有记载:“永靖镇、嘉兴镇及府志之上的两镇,因明代嘉靖庚子(1540)浮梁之扰,由上级所建。但是水土不好,嘉兴找废。永靖虽有,瓷粗恶,渐为岁所取代。”江西省博物馆对明代江西乐平青花窑遗址的调查告诉我们,华家窑最为丰富,产品有“大年明年造”、“万福有通”、“富贵器”、“长命富贵”、“长寿”等铭文。其产品为盘、碟、杯、杯,饰以人物、马、八卦、折枝、缠花、畸形梵文、鱼、蟹、兔、菊、兰。它附近的下长窑和张家桥窑(嘉兴镇)规模没有华家窑大,但产品大致相同。华家等窑的劣质产品只是抢走了景德镇的部分内销市场,对其出口没有影响。在与景德镇窑的竞争中,必然走向衰落。到万历年间,景德镇制瓷业进入手工业作坊时期,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熟练的制陶工人,“镇上每天有几万帮手”(王世茂《尤尔谭薇》),嘉靖年间的争斗早已被人遗忘。到了万历后期,花家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其陶工只有回到景德镇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