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造影介绍,它的作用是什么?
2英文参考肾动脉造影
3手术名称肾动脉造影
适应症肾动脉造影适用于:
1.肾血管疾病。
2.肾肿瘤病变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前后。
3.肾脏周围的肿瘤病变。
4.肾外伤出血及介入治疗前后。
5.肾积水,了解肾实质和功能损害。
6.对于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前应明确病变范围。
7.原因不明的血尿。
8.肾移植后。
9.肾脏小血管瘤、动静脉瘘和微小动脉瘤等。
禁忌症1。造影剂和麻醉剂过敏。
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全身性疾病。
3.极度虚弱和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4.穿刺局部感染和高烧。
6准备1。患者准备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造影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并签订造影协议。
(2)向患者说明造影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后顾之忧,争取术中配合。
(3)检查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和出血、凝血时间。
(4)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
(5)碘和麻醉剂应按药典要求处理。
(6)手术前4小时不进食。排空大小便,训练患者憋气。
(7)穿刺部位皮肤准备常规,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8)建立静脉通路,方便术中用药和抢救。
2.设备准备
(1)心血管x光机及其配件。
(2)影像手术器械消毒包。
(3)穿刺插管器械,如穿刺针、导管鞘、导管、导丝等。
(4)压力注射器、注射器和连接管。
3.药物制备
(1)造影剂:有机碘水制剂(相应浓度40% ~ 76%离子或非离子)。
(2)麻醉剂、抗凝剂和各种抢救药物。
方法1。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局部常规消毒和麻醉后,穿刺股动脉或肱动脉并插管。
(1)股动脉穿刺:股动脉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最为明显,一般穿刺点在此点下1 ~ 2 cm处。用锋利的刀片切开皮肤约0.2 ~ 0.3 cm,用食指和中指固定股动脉,用穿刺针以45°左右的角度刺入。当穿刺针碰到动脉时,可以看到穿刺针随着动脉的脉搏跳动,其方向与动脉纵轴一致。拔出针芯,慢慢退出套管针,直至动脉血喷出,迅速插入导丝,确定导丝已进入动脉,然后退出套管针,用手压住穿刺部位,防止导丝周围流出血液。沿导丝插入导管(必要时沿导丝将与导管粗细相同的扩张器多次插入动脉,使伤口扩张,使柔软的导管容易通过,拔出扩张器,再沿导丝插入导管),拔出导丝, 连接三通开关,与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肝素20 ~ 30 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回血后注入数ml肝素溶液使导管肝素化,关闭三通开关,再与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 如果要使用导管鞘,将导管鞘套在扩张管周围,用扩张管沿导丝插入血管,拔出扩张器后通过导管鞘插入导管。使用导管鞘的主要优点是方便更换导管。
(2)腋动脉穿刺:一般患者仰卧,伸臂屈肘,手掌朝上放在头上,在腋窝皮肤皱襞外侧触摸腋动脉脉搏。一般穿刺点为胸大肌三角肌的下后部,穿刺针针尖以与皮肤成45°左右的角度插入腋窝顶部。其他步骤同上。
2.首先进行腹主动脉造影,然后进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必要时进行超选择性肾段动脉造影。在选择性血管造影术中,导管不能太深,以免造成肾缺如的假象。
3.注射参数包括肾动脉造影对比剂剂量10 ~ 15ml/次,注射流速5 ~ 7ml/s;肾段动脉造影造影剂用量为4 ~ 6ml/次,注射流速为2 ~ 3 ml/s。
4.摄片* * *为正位,必要时加斜位。像增强器向同一侧倾斜7° ~ 15°。
5.成像程序为3 ~ 6帧/秒,注射延迟为0.5s。屏气暴露于微血管期和早期静脉期。
6.造影后拔出导管,局部加压10 ~ 15 min,然后加压包扎。
7.摄影者应认真填写检验申请表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字。
8注意事项1。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做好术前准备。
3.首先进行腹主动脉造影以了解肾动脉开口。
4.手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5.术后卧床24小时,静脉注射抗生素,并观察一定时间,注意患者可能出现的血管造影并发症。
6.预防和治疗下列并发症
(1)穿刺插管并发症:暂时性动脉痉挛、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导管动脉内断裂、内膜剥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管破裂、脑血管血栓形成、气体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