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发展对唐代文学有什么影响?
隋朝的统一只持续了三十年,却为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它对唐代文学的巨大影响如下:
首先,隋朝开始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钟政制,实行科举制度:“杨迪皇帝创立了科举部,却也令百官不得升迁,功德显著者,才是升迁者。”(通典十四卷选二)这是对封建门阀等制度的改革,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其次,由于南北统一,开凿运河,交通便利,隋朝收集总结了南北朝官方和民间的珍宝,分类编目,“隋书?《经籍志》的记载是史无前例的。杨迪皇帝的隐邸设立了学士书籍分类,这是后来书籍的始祖,为唐文化教育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第三,由于统一,颜之推、薛道衡、陆法言有可能综合古今语音的异同,考虑南北方言的长短,借鉴前人用韵的成果,写出切韵来统一书韵,从而为唐代绝句的声调和韵律定下了一个标准。
最后,虽然隋代文学由于持续时间短,只能继承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南朝风骚风格,但统一为南北文风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出现了一些文体改革的迹象。
隋朝前后只统治了三十多年,作者多为南北朝老人,深受南朝文风影响。再加上杨迪大力提倡梁陈公的文风,所以文风在文坛还是很泛滥的。但由于隋初国家形势的加强和对外战争的胜利,隋文帝一度主张改革文风,隋初的一些诗歌,尤其是边塞诗中出现了一些清新蓬勃的作品。这也说明隋代的文风开始向唐代过渡。这表明文体改革势在必行。开创新一代文风、塑造法风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唐代文人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