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逻辑?

公元前343年著名的围魏救赵是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大事。在遥远的希腊雅典,发生了一件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被聘为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他的这个学生是个伟人。统一希腊,横扫埃及和波斯,位列欧洲历史四大名帅之首,史称亚历山大大帝。

中国古代矛与盾的寓言,白马非马,本可以发展成逻辑。可惜被玄学淹没了。

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矛盾,不合逻辑。老阿紫是演说家还是知者?如果你知道,你什么都不说,但是我说了五千字,我就是说话的人。因为我是发言人,所以我不知道。

《论语》?儿子,不谈利与命与仁?。其实利、命、仁没什么可说的。仅仁,论语就有100多部,而立人的前七个短句,孔子一口气说了十八个仁。

孟子里面有什么?孟子不见诸侯?。但是孟子的第一章是什么呢?孟子见过梁吗?。

再比如现代学者专家对《易经》的说法。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可以看易经吗?既然上帝保佑,那就是好运好吗?,人们不得不祈求上帝的保佑,哪来什么人与自然的和谐?

希腊三贤的故事

亚里士多德是帕累托的学生,帕累托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这三代师生恋叫什么?希腊三贤?,在欧洲哲学史上的地位堪比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其中,亚里士多德对逻辑学的贡献最大,他提出了三段论。但是,在万物起源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不同于帕累托:

帕累托认为观念是万物的本源,我们看到的是观念世界的影子。(帕累托对白马的解释是,马是一种不可见的、独立于白马而存在的观念。白马是马在感官世界中的具体形态,是多变的。)帕累托是理想主义者。他设想了一个由哲学家按照理念领导的国家,他称之为乌托邦。我觉得所谓的理念有点类似于孔子提倡的伦理道德。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的起源是形式和物质的和谐。鸡活着的时候,拍动翅膀、下蛋等特征就是鸡存在的形式,形式不可能独立于材料。鸡死了,形态不复存在,只剩下物质。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死鸡还是鸡吗?虽然师徒之间在形式是否独立于实体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任何事物都有抽象的形式,对抽象形式的理解始终是逻辑学最基本的思想,因为逻辑学(狭义,尤其是形式逻辑,下同)是研究抽象形式与具体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

道是什么?

回顾了西方逻辑的起源,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经典哲学。

?物以类聚,自然而生。孤独寂寞,独立而不改,走来走去无险,可天地之母不知其名,道二字强于名大。?《道德经》把万物的起源归结于?陶?。陶是一个?事情?是有形的,独立于万物,生天地。?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凡事负阴抱阳,贸然以为是太平。?阴阳在这里本来可以是一个看不见的抽象的东西,但是一个?气体?文字把它变成看不见但能感觉到的有形实体。你还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五行,都是有形的实体。五行的相互作用是千变万变的原因。中国哲学中没有抽象的形式,因果是有形实体之间的关系。

结论

回顾东西方先贤的思想,不难发现,东方哲学不承认抽象的形式,即使提出了道、阴阳等抽象概念,也要用物、气来物化。逻辑恰恰是分析抽象形式和具体现象之间的关系。所以中国没有产生逻辑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