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亳州的天气预报不准?

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寻找原因。就客观因素而言:

首先,现代天气预报毕竟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虽然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有气象观测的记录,但基于现代科学的天气预报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对于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数值预报方法,我国在1955年就开始探索研究,1969年正式发布了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短短几十年,我们不能指望它“万无一失”。

第二,大气运动远比你想象的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有一个听起来很美的词描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蝴蝶效应”。“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就能在两周内在德克萨斯州引发一场龙卷风。”蝴蝶扇动翅膀,更不用说城市热岛、温室效应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对大气的影响,加上大气运动本身固有的随机性。在模拟操作中,要彻底理解这些纷繁复杂的因素,并准确、详细地描述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可以说,我们无法完全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能近似地、无限接近现实地模拟,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举个例子,如果把天气预报比作给上帝把脉,那么你很难做到目光敏锐,明辨是非,然后依次列举。所以在判断神的症状是打几个喷嚏就完了,还是被抓到流眼泪流鼻涕咳嗽打喷嚏都在战斗的时候,你分不清该打哪个,该说哪个!

第三,即使我们能够精确地表达大气运动的方程,在接下来的计算过程中,我们仍然会遇到“瓶颈”。用计算机来计算,听起来很简单,也很智能,而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也就是计算速度每秒几十万亿次的“大家伙”,就位于气象部门。但是,你要知道,数值预报的计算量和复杂程度可以说是异常的,世界上最聪明的计算机也会被“吓到”,在求解描述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时,也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它的计算能力在预测需求方面还有待提高,操作可能还会有偏差,所以说是人为修正。

第四,预报是否准确还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卫星、雷达等的诞生。相当于给了预报员一个“千里眼”。从此,台风的动向逃不过人类的眼睛,几百公里范围内的突发性强降雨不再是预报中的顽疾。但其实这些高科技的观测手段也有弱点。比如极轨气象卫星距离地球近,分辨率高,但无法专注地观测特定区域。当它在运动中偏离了这个区域,这个区域就暂时成为了一个观测的“盲区”,恰好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发生一些天气。所以,妈的,我错过了。

除了以上客观原因,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还与很多主观因素有关。从预报员的角度来说,预报工作受到技术水平和预报经验的制约,这一点不言而喻。另外,预报员承担的责任太重,压力太大,很难轻松上阵,安心工作。其实预报员真的是世界上最愿意说真话的人。没有人比预测者更渴望准确预测。这是他的职责,他的义务,也是他体现社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平台。所以,一旦出现错误,领导的批评,舆论的影响,公众的指责,自己的内疚,往往会压倒他们,那种心理阴影很难抹去,甚至伴随他们一生。这就让他们想说一遍又一遍,把握尺度,来回衡量,必然影响预测效率和质量。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预测的不准确与人们的心理预期高和选择性记忆有关。在人们的生活中,天气预报对于穿衣、出行、旅游等日常事务的意义。既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依赖。所以人们对天气预报的期望值很高,也认为气象部门是吃这碗饭的。没有理由不给你一个准确权威的结果。所以,当预测准确时,大家都认为是正常的、自然的,自然不会“过目不忘”;但当预测不准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安排而辛酸难忘。这也是天气预报在大家印象中总是不靠谱的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公众认识的偏差或者科普宣传的缺失。比如气象监测,一个观测站的数据要代表一个地区的情况。所以在预报中,可以预测到以某个站为代表的这个地区有雨,但是这个地区的天气情况显然不完全一样。“东边日出西边雨”,哪怕只有一条路,天气情况也可能不一样。也许你在马路对面的时候没有遇到雨,但是你却要断言预报不靠谱,气象部门真的很委屈,因为我们显然不可能在每条马路、每个街区都设立观测站。

总之,我们要明白,天气预报是一门有限的科学,可以无限接近完美,但永远不可能百分百准确。预测者提供的是可能性的高概率,而不是必然性。毕竟他们是人,不是神,也不是神肚子里的蛔虫。所以预报准了,大家都高兴;如果预测不准确,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或夸大其词。希望公众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也希望预报员多一些努力,多一些付出。无论风霜雨雪,风雨无阻,只要心中有爱,每天都是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