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什么叫国家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2002年7月9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国子监设立的“国史馆筹备处”。
1917教育部决定将故宫端门至午门一带划为国家历史博物馆遗址。
2008年7月,1965438+迁入,午门主楼、燕翅楼、四角亭辟为10陈列室,东三间、西三间,东、西两间为储物室,共计150余间,文物5万余件。
1924 8月1正式对外开放。
1926被命名为“国家历史博物馆”。
1949 65438+10月1,更名为“北京历史国家博物馆”,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文化部。
1959迁入天安门广场东侧的新馆,后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是1950年3月成立的国民革命博物馆筹备处。
1960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栋建筑竣工。同年10月10,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接待观众。
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成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1959评选首都十大建筑的时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还没有成立,一个建筑分属两个国家级博物馆。
1983年初,两馆恢复独立建制。
2003年2月28日,两家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当时的国家博物馆总面积为六万五千多平方米,在中央部分和两翼中间有十二个巨大的方形门廊。
穿过玄关,进入中央大厅,整个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相互对称。
收藏数量超过654.38+0.05万,展厅数量49个。有“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个基本展览,还有十余个各艺术门类的专题展览和国际交流展览。
新国博会控制参观总人数,日接待量定为8000人。
收藏品
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古今文物和研究历史科学及相关学术问题的机构,共收藏文物654.38+0.05万件。
古代中国的一部分,代表藏品:
云南元谋人的牙齿
河南偃师出土的夏代青铜爵
商代木武鼎和木昊墓出土的玉雕和牙雕。
战国《孙子兵法》竹简、战国鄂群齐杰、曾侯乙青铜冰鉴、武士斗兽纹铜镜、铁双镰模型、青铜编钟。
秦阳陵青铜虎符,秦兵马俑,小篆十二字砖。
汉代部分展出了彩绘兵马俑、金玉衣、青铜犀牛像、青釉陶楼、陶船、五铢钱文铜鼓、助风纸、鼓说唱俑、地动仪(模型)、张骞西域壁画等。
三国时期的青铜弩、陶器院落、青瓷山羊形烛台、陶器武官图、文官图、陶器牛车、陶器骆驼、官方贡图、登县画像砖等。
唐代李墓出土文物、石栏板、唐三彩骆驼俑、越窑秘色瓷盘、定窑白瓷莲瓣灯、鲁文锦莲珠、新疆出土的交子、点心、玉林窑旧藏牙雕、玄奘题佛、成都出土木刻、浙江出土观音像。
宋辽金元应县木塔(模型)、西夏王陵之吻、金鱼纹铜镜、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点穴铜人、卢沟木筏图、铜壶滴水、* * *数码铁板。
明清时期的京宫城图、皇帝胜图、景德镇御窑瓷器、铜胎上有鱼藻花纹的高足碗、郑和铜钟、清代“皇帝之宝”玉玺、郑成功画像、乾隆南巡卷、英国制造的纺织梳棉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誓词(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