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亮命名并出现在中国邮票上的三位中国古代科学家是谁?

类别:文化/艺术> & gt历史话题

分析:

郭守敬,

张衡,

祖冲之张衡(78-139),南阳Xi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人。他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文学方面,张衡也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广博的知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实际上是太阳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日食发生的原因,认识到了宇宙的无限性以及行星运动速度与距地球距离的关系。

张衡观测并记录了2500颗恒星,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精确表演天象的漏球,第一个检验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作了南车、自动鼓车、飞万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 * *著有32部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其中天文著作包括《灵宪》、《灵宪图》。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这样评价张衡:“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几千年来令人钦佩。”

祖冲之(429-500),文远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

天文学方面,祖冲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新历法——大明历。在达李明,他首次引用岁差,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他还采用了391的144闰月的新闰周,比古代发明的19的7闰月闰周更精确。祖冲之计算的回归年份和相交天数与观测值非常接近。

从数学上讲,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真值应该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在机械制造方面,我们制造了铸铜指南针车,用液压碾米磨面的水锤磨,一天能走几百里的“千里船”,漏壶、蝎子等计时仪器。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郭守敬(1231-1316),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仪器制造家。

郭守敬、王勋、许衡等人* * *制定了中国古代最先进、延续时间最长的历法。为了编制历法,他创造和改进了简易仪、高表、气候仪、浑天仪、直立仪、地景仪、窥视仪等十几种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观测站,开展了大规模的“四海调查”。测得的北极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得的28夜距离平均误差小于5’;测得黄红交角的新值,误差只有1 '多。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完全一致。

郭守敬编纂的天文历算著作有《推补》、《历城》、《易立传》、《易象法》、、和刘等14种,卷数为***105。

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