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一位集邮爱好者未能完成销售业绩,被迫花96元买了15张猴票。目前情况如何?
邮票,产生于上个世纪,起源于国外,历史相对悠久。但是随着手机等网络通讯的兴起,写信的频率降低了,邮票也逐渐退出了大家的视野。当然,邮票并没有随着使用频率的降低而在世界上消失。现在我们发行的大部分邮票都被多愁善感的消费者收藏了。
英国教育家罗兰·希尔(Roland Hill)提出了邮票在起作用的概念。在邮局工作,他发现邮政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于是针对问题提出了很多优化建议。而邮票只是他提出的替代邮资的一种“标签”。人们买邮票贴在信封上,这样邮递员更容易检查是否付费,也更有仪式感。由此,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于1840年正式投入使用,并得到了英国女王的批准。
从此,邮票被大众广泛推广和使用,后人也称罗兰·希尔为“邮票之父”。随着越来越多的邮票发行,很多集邮爱好者收藏,于是出现了世界上最贵的邮票,它就是英属圭亚那的1洋红色帆船邮票。这套邮票不是从传统的邮票印刷场所订购的。因为极端天气,从英国开往英国在圭亚那殖民地的船没有按时到达,但是邮局需要邮票来保证报纸的正常投递。如果没有在正常时间送货,消费者可能会取消订单。
邮政局长灵机一动,委托当地报纸帮忙印制这套邮票并投入使用。所以这套邮票并没有被邮票发行公司记录在案,看过报纸的人也很少收藏,所以好像在世界上消失了。但集邮爱好者最终还是把它找了出来,放进了自己的收藏夹。2014年,这枚英属圭亚那的1洋红色帆船邮票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95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邮票的拍卖价格高于这一版。
当然,国外的其他很多邮票也卖过高价,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特色或“问题”。邮票最早出现在中国是在1878年,当时中国还处于清朝光绪年间,所以龙在当时还是很有意义的。中国发行的第一套大龙邮票主要以“云龙”图案为蓝本。之后小龙邮票和长寿票相继发行,基本都和皇室有关。
我国邮票行业快速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那时我们的花样比较多。而且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每一枚邮票都像艺术品一样精致,极具收藏价值。
我国历史上发行过很多套与生肖有关的邮票,最令人难忘的是1980年发行的第一套与生肖有关的邮票。当时是庚申猴年,猴年邮票发行了420万枚。人们认为十二生肖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象征意义,今年发行的猴票肯定会卖得很好。
但邮局没想到的是,当时的中国大部分人还处于挨饿的阶段,物质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精神交流少了,信件也少了。所以猴票销量一直上不去,邮局无奈,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员工。在湖北某邮局,每一个在邮局工作的营业员都被委以重任。他们把销售任务量化到每个员工,必须完成销售任务。
然而,一名销售人员因能力不足,未能按时完成任务。售货员姓秦。在这种情况下,秦先生不得不自己将剩余的未售出邮票买回家。而他剩下的15邮票1200在当时需要96元才能买到,这对秦先生来说就像是一笔巨款。
但秦先生还是拿出了自己三个多月的工资来承担这个责任,只是很心疼自己每个月30块钱的工资,根本没想过这些邮票会升值。四十年很快就过去了。秦先生当年花的96块钱虽然现在不多,但他兑换的邮票已经升值到天价。
秦先生购买的猴票,由于当时销量不好,大部分藏家都买不到。经济发展后,人们总是在寻找猴票,但邮局不会再印刷发行猴票,于是水涨船高,有猴票的人也就相应发展了。猴票最高价格已经飙升到200万。当然,这是360董事长周在2019付出的高价,保存质量差的猴票均价可达2万元左右。
秦先生当初买的猴票才八毛钱。按现在的普通价格,值20多万倍。自然,他非常兴奋。买了15的邮票,足够保证我的后半生了。他已经卖了两版邮票,并给两个儿子结了婚。后来因为急需用钱,他又陆续卖了三版猴票。现在他还有10版猴票。有人估计这10版邮票价值1000万。当他被迫购买15版猴票的时候,当时是那么的失望,现在是那么的开心,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
物以稀为贵。邮票出版后,每一个新版本的邮票都有其不同的图案、意义和价值。邮局每年都会发行新版邮票,但一般不会有重版,所以这也是原因之一。其次,邮票见证了当时的历史,每张邮票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流通后,这些邮票会被大量损坏,使保存下来的邮票更加珍贵。
80版猴票的价值如此之高,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还因为它的设计和印刷技术显示了时代的特征。市面上发行的420万套很少,大部分都在邮政职工手里,所以多年后身价暴涨。
邮票背后的文化背景为其增添了独特的内涵。不同时期发行的邮票有不同的纪念意义。虽然当时为纪念猴年发行的猴票卖得不好,但集邮爱好者秦先生还是被迫花96元买下了15版,这也是猴票背后的故事。
金葛洪《抱朴子·子明本》载:“然物少则贵,多则贱。”当时承载一代人记忆的邮票发行量不足,供不应求。自然有了比现存邮票更多的有情怀的集邮爱好者,于是收藏价值受到了影响,得到了提升。如今,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人们依赖于网上聊天。"过去,汽车和马都很慢。"现在网络快,寄信、收信的等待和期待慢慢消散。交流的成本变低了,邮票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